【正确答案】【课题】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同的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和墨分五色的概念,并且绘制一幅水墨作品。
过程与方法:对中国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通过作品欣赏和笔墨练习体会笔情墨趣,提高绘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不同的运笔方法和墨分五色的概念。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运笔方法创作一幅具有笔墨情趣的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的舞蹈结合了中国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随着视频中舞者的跳动,在如卷轴一般的舞台上,出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笔墨挥洒的痕迹,极具美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领略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活动二:直观感知
多媒体出示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提问:这幅作品主色调是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奔马图》的色调以水墨为主,水墨之间的变化丰富。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继续展示作品,提出问题:《奔马图》中的马有什么特点?画家是如何展现这种特点的?
学生回答:马的用笔非常的简洁,用墨非常的酣畅淋漓,生动地反映出了马的动态和神韵。
教师总结:画家就是运用了墨色与笔法变化,画出了如此具有魅力的作品。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奔马图》并追问:画作的用笔、用墨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用笔有粗有细,墨的颜色有深有浅。
3.教师请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运用毛笔在纸上自由拖动,看看自己画出的线条或墨团与《奔马图》中的用笔用墨有无相同之处,并请学生上台说明自己的创作方式。教师借机讲解中国画用笔的特点:用笔有中锋、侧锋、逆锋与拖笔之分,并向学生展示墨中加入不同水分之后的变化,介绍墨分焦、浓、重、淡、清五色。
活动四: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重点讲解中锋、侧锋、逆锋的运笔方式以及墨色的调配和运用。
活动五:实践展评
1.布置练习任务:学生自定主题进行创作,如可以描绘校园中的花草,或描绘自己的同桌,并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方式。
2.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与指导。
3.作品完成之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从墨色的变化、用笔的丰富程度等方面评价学生作业。
活动六:小结作业
1.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小结。
2.课下搜集更多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墨色与用笔变化,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