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电路具有 BORSCHT 七个基本功能,当用户正在通话时不会用到其中的(1)、(2)功能。
(b)某程控数字交换机有以下几种任务模块:①交换网络故障处理模块②来话分析模块③交换机检测模块④路由选择模块。从任务调度执行的角度来看:(3)任务执行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4),而(5)和(6)一般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c)有 100 条中继线,在其上面通过的话务量即完成话务量为 75Erl,则该 100 条中继线在单位时间(1 小时)内发出的平均占用次数为(7),该 100 条中继线占用时间总和是(8)。
(1)振铃控制
(2)测试
(3)①
(4)③
(5)②
(6)④
(7)75 次
(8)75 小时
(a) 用户电路是用户线与交换机的接口电路。由于某些信号(如振铃、直流馈电等)不能通过电子交换网络,因此把某些过去由公用设备实现的功能移到电子交换网络以外的用户电路来实现。归纳起来,目前,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功能有下列七项:
B(Battery feed)——馈电;
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S(Supervision)——监视;
C(Codec &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H(Hybridcircuit)——混合电路;
T(Test)——测试。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某些特殊用户电路还具有极性转换,衰减控制,计费脉冲发送等功能。
上面所说的用户电路,是指连接普通电话用户的模拟用户电路。模拟用户电路主要完成 BORSCHT 七大功能,目前已用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SLIC)来取代传统的分立元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该 SLIC 完成BORSCHT 七大功能中的五个功能 BORSH,CT 两个功能则仍需单独的编译码器和滤波器集成电路来实现。
(b) 依照实时性要求的严格程度,交换处理程序划分为若干级别。时间要求愈严,级别愈高,执行时优先度就越高。典型的程序执行级别划分为:故障级、周期级和基本级。
题中提供的四种任务中,①属于故障级,③属于周期级,②和④属于基本级。
(c) 完成话务量有下列三种解释。
①以爱尔兰为单位的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在平均占用时长内所发生的平均占用次数,即
A完=Ct (9-5)
式中,Ct表示 t 时间内所发生的平均占用次数。
根据式(9-5)可解释为在 1 小时内,在平均占用时长内所发生的平均占用次数为 75。
②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各机键占用时间的总和。 设 C 为 T 时间内的总占用次数,t1,t2,…、tc为各次的占用时长,则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占用次数为 C/T,而平均占用时长为(t1+t2+…+tc)/C,所以完成的话务量为
A完=C/T×(t1+t2+…+tc)/C=(t1+t2+…+tc)/T
许多交换系统调查话务量的呼量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
根据第②种解释,可以说在单位时间里(1 小时)内,100 条中继线总占用时间为 75 小时。
③以爱尔兰为单位的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承担这一负荷的设备平均同时占用数,也就是同时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数目的平均值。
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在传统机电式交换系统时代,常通过“人工数机法”进行话务量的调查。当要统计某一组机键的完成话务量时,一般在 1 小时内每隔一定时间(例如 2 分钟或 3 分钟)统计一下该组机键的占用数目,然后就可计算出完成话务量。这里的 75Erl 表明,在 100 条中继线中,同时占用着的平均数为 7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