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包括哪些流程?
在中国,一本图书的出版要经历选题、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一系列复杂、详细的流程,具体包括:
(1)选题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 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与塑造出版单位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编 辑通过市场调研提出出版内容选题,经过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或出版社选题论 证委员会)的三级论证,最终由出版社选题审核委员会审批通过,报省一级新闻出版局批准。
(2)选题报批
省一级新闻出版局依据国家《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对出版图书选题内容进行审批,确保有 关选题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期刊、音像制 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实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即出版单位须向新闻出版总 署专题申报备案,同意后方可出版。
(3)组稿
组稿是按照选题设计发现、选择、组织作者落实作品创作,并通过与作者的沟通对选题进行优化的活动。 选题经批准后,出版业务进入编辑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已经确定的选题落实作者,通过一定的方式物 色合适的作者,并向其约稿。确定作者后,编辑要与之进行充分的交流,争取使稿件能够达到或超过策划 选题时所设想的水平。
(4)审稿、申报书号
审稿是指作为编辑过程环节之一的,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可接受但需要修改的稿件提 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工作。审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出版单位长期来一直实行的审稿制度 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简称“三审制”,即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三审后的书稿 按“齐、清、定”的原则,发送出版社的出版生产部门,进入生产流程。
申报书号是出版社总编室负责向出版业务部申请分配书号、条码并向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申请CIP数 据,即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包括书名、作者、出 版社、版本、印张等。
(5)确定印数和定价
图书定价和印数由各出版社营销部连同责任编辑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分析确定。定价主要参考因素有成本、 图书印数、同类书市场价格及该书目标读者群的消费能力。印刷数量的确定主要参考成本、定价及对该书 销量的预测。一般来说,出版社主要采用较少印数、多次印刷策略,以降低出版风险、减少资金占用,加 快周转。
(6)排版印刷
书稿经社长(或总编辑)终审签发后,由相关出版社之业务部门完成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并负责安排印 刷商排版、印刷。出版社将达到印制标准的书稿发送到印刷厂,进行排版及制作清样,图书清样完成后, 送出版社出版部进行校对,出版社将校对完的清样退回印刷厂,印刷厂按出版社所做的改动进行改版,这 样反复三次,行业内称为“三校”,最后经该书责任校对、责任编辑和出版部主任审定签字,交社长(或总 编辑)签批,返回印刷企业,进行印制、装订。
(7)发行和销售
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般采用自办发行、独立发行、参加图书订货会等方式销售。出版社营销部及责任编 辑负责策划、参与图书市场推广活动,主要形式有参加全国各大定期新书订货活动,在全国各种新书目录 及《中国图书商报》上发布新书预告,组织作者到零售书店举办讲座、签名售书等新书推广活动,组织书 评家发布书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