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15.试评述杨贤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
【正确答案】 杨贤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短暂的36年生涯中,杨贤江以高深的理论修养与丰富的教育实践,更以救国救民的理想信念,完成了他的主要教育专著——《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这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著作,奠定了杨贤江作为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历史地位。
杨贤江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创立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除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钻研和传播以外,还与他的教育实践和对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广泛涉猎密不可分。他研读和翻译了大量苏联教育论著,并关注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东渡日本时,他还深入研究了日本教育。这些为形成杨贤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往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总是以“王朝体系”来记述教育的发展。杨贤江认为教育史决不单是留下教育事实的形迹,决不单是追溯教育上诸英雄、伟人的行状,教育史也决不单是记录教育思想的派别。于是,他决意要克服以往教育史的弊端,编写一部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真实的教育史。他于1928年11月完成了书稿,受到世界书局的重视,不到半年就出版了,并在此后的两年中再版了4次。
这部教育史首开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的理论来进行教育史分期之先河。这种分期不同于以往把“王朝体系”作为分期的标准,更加强调教育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不是把教育孤立起来,作为独立的体系。杨贤江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研究教育,改变了通行的教育史书大多从所谓文明时期开始,即从希腊罗马开始的历史。他认为,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社会的进化、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迁。
《教育史ABC》的问世,使人们耳目一新。教育史界称它以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史、划时代的著作而彪炳于中国现代教育史上。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组织编写“新兴社会科学丛书”。杨贤江承担了撰写教育学科的任务。他夜以继日,完成了近二十万字书稿,定名为《新教育大纲》,于1930年3月由上海南强书局正式出版。并多次再版。《新教育大纲》问世以后,在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进步的师范学校把这本书选为教育学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由于该书的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和巨大影响,被国民政府当局列为禁书。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论述教育的著作。该书共三章,涉及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进化、教育的概观。杨贤江在正面阐述教育的本质问题时,结合中国教育当时的状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专门批判了几种对教育的曲解:教育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教育独立说;在论及教育的效能后,根据当时的教育思潮,他又着重批判了三种错误的教育观点:教育万能说、教育救国论和先教育后革命说。这些枇判正确地阐明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廓清了教育问题上的迷雾,其中许多内容、观点,在中国都是第一次出现。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光辉论断与理性分析,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迪。
用拳拳的爱国济民之心,以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和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杨贤江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