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非抗震设防的某板柱结构顶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3.5kN/m2(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h0=140mm,中柱截面700×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α=30°。
单选题 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当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65
  • B.323
  • C.498
  • D.5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6.5.3条,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1N/mm2,截面有效高度h0=140mm
临界截面的周长
um=(700+h0)×4=(700+140)×4=3360(mm)
因比值βs=1.0<2.0,根据《混规》第6.5.1条,取βs=2.0,对中柱,影响系数αs=40。
影响系数[*];影响系数[*];影响系数η=min{η1,η2}=0.917;
Fl=0.7βhftηumh0=0.7×1.0×1.71×0.917×3360×140
=516.33×103(N)=516.33(kN)
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板顶均布荷载总和为
13.5×(0.7+2h0)2=13.5×(0.7+2×0.140)2=12.297(kN)
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516.33+12.297=529.3(kN)
[*]
(1)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2)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考点] (1)混凝土设计值ft的查取;(2)h0的取值,um的计算;(3)βs与αs的取值;(4)η、η2的计算与η的取值;(5)Fl的计算;(6)冲切破坏锥体内的N值。
单选题 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当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73
  • B.303
  • C.351
  • D.532(4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6.5.3条,配置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混规》式(6.5.3-2),um=3360m,η=0.917,α=30°
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Fl≤0.5ftηumh0+0.8fyAsbusinα=0.5×1.71×3360×0.917×140+0.8×300×339×4×sin30°
=531.5×103(N)
=531.5(kN)
<1.05ftηumh0=1.05×1.71×0.917×3360×140
=774.5×103(N)=774.5(kN)
(1)考虑弯起钢筋作用;(2)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考点] (1)混凝土设计值ft的查取;(2)h0的取值,um的计算;(3)βs与αs的取值;(4)Fl与1.05ftηumh0的关系。
单选题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箍率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顶层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查《混规》(GB 50010—2010)表4.1.4-1,C30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查《混规》表4.2.3-1,HRB400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则βc=1.0,代入《混规》式(9.3.8),[*]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箍率
[*]
同时,根据《混规》第11.3.7条,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
(1)顶层框架梁;(2)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箍率。
[考点] 框架顶层。
单选题 风荷载计算时所需的地面粗糙度类别
某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如图所示,试问:该项目风荷载计算时所需的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下列何项符合规范要求?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条文说明作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荷规》(GB 50009—2012)第8.2.1条说明,可按房屋的高度和密集度来确定粗糙类别:图中4个区域的建筑物净距均小于其高度的2倍,则每个区域的楼高即为该区域建筑物的平均高度h,以最大的风向为准,迎风半圆为2km。迎风半圆内的h=[*],且小于18m。故应为C类。
单选题 可靠度标准与荷规的说法
按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何项不妥?
  • A.材料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95%
  • B.永久荷载的标准值的保证率一般为95%
  • C.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的保证率为50%
  • D.活荷载的频遇值的保证率为9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可靠度标准》(GB 50068—2001)第4.0.6条,选项A正确; 根据《可靠度标准》第4.0.9条,选项B正确; 根据《可靠度标准》第5.0.5条,选项C正确; 根据《荷规》(GB 50009—2012)第3.1.6条说明,选项D错误。 [考点] (1)材料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2)永久荷载的标准值的保证率;(3)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的保证率;(4)活荷载的频遇值的保证率。
单选题 地震分组的解释
下列关于设计地震分组的一些解释,何项符合规范编制中的抗震设防决策?
  • A.是按实际地震的震级大小分为3组
  • B.是按场地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分为3组
  • C.是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加速度衰减影响的区域分为3组
  • D.是按震源机制和结构自震周期分为3组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抗规》(GB 50011—2010)表5.1.4-2,选项C符合规范编制中的抗震设防决策。 [考点] 对设计地震分组的一些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