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近日,尼尔森图书公司发布了2014年全球图书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正在回升,纸质图书 市场止跌并出现小幅上扬,电子书虽然仍是影响全球书业走势的最大变量,但其增长态势正逐步放缓。尼 尔森图书业务总裁乔纳森·诺维尔称,未来电子书在达到30%~35%的市场份额时,整个图书出版业将会趋 于稳定。
图书市场规模最大
国际出版顾问公司Rudiger Wischenbart(魏申巴特)发布的《2014年全球出版业发展趋势》显示,在图书、 杂志、影视娱乐、音乐、游戏这几种内容创意型产品当中,图书市场规模是最大的,整体规模达1510亿美 元,是音乐市场规模的三倍。
中国书业规模全球第二
根据《2014年全球出版业发展趋势》,全球书业市场规模最大的6个国家占据61%的市场份额,按照规模大 小排序分别为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书业市场发展很快,成为规模仅次于美国、全 球规模排名第二位的市场,在全球图书市场占比12%,市场规模为187亿美元(约合1144亿人民币)。大家 都确信在未来5~10年,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图书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
纸质少儿图书在全球多个市场表现强劲
根据尼尔森监测,2013年欧洲市场中的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英国四个国家成年小说类图书全部是同 比下降的趋势,但儿童类图书的增长非常好,这一点在爱尔兰和英国表现更加突出。除欧洲之外,多数国 家的儿童图书增长也非常突出。
电子书仍会继续增长,但是在不同地区的速度存在差异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电子书销售总额达14.7亿美元(约合90亿人民币),占美国图书市场的21%,比 2012年下降了1%;英国电子书销售占英国图书市场的15%,与2012年相比没有变化;德国电子书市场还在 持续增长,2012年的增长率为2.4%,2013年达到3.9%。
写作要求:
1.围绕“互联网思维下出版业的发展趋势”的话题自拟标题;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语言规范,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互联网开启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新时代,我们也正在学着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
从尼尔森图书公司2014年的全球图书市场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出版 业,中国的图书出版业也不例外。具体表现为:图书市场在出版业所占份额较大,尤其是少儿图书表现强 劲;电子书总体呈增长趋势;中国的书业规模全球第二,已有向第一进军的趋势。
那么,何为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传统出版业怎样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用户、市场、营销 等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重新审视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 强调的是“重新审视”而非凌驾一切,而“重新审视”的结果可能是融合、可能是丰富、可能是替代、可能是 其他的多种选项,而最终作何选择显然取决于原有产业的本质特性。至于这种思维的基本特性,据现有研 究的归纳,不外乎这样一些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互动、参与、极致、简约、微、便捷、流量、众包等等。
在这样的思维之下,中国传统出版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走数字化出版转型之路,而传 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遵循互联网思维。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思维带给出版业最大的影响就是真正做到了“用户至上”,全方位地落实了双 向平等互动,让用户参与到了产品生产和品牌建设中,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感和存在感,而非以往“高高在 上”地单向推销自己的产品。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同类属性的用户群体的多维化需求,提高用户的粘合度应 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原则。
第二,以大数据为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技术,也是改变现有商业模式的重要技术基 础,并已成为今后的主要增长市场。对于数字化出版而言,打通各个功能媒体间的通路,健全多维度数据 入口,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时大数据搜集与分析系统,不仅能快速有效地搜集用户反馈信息,精确预测用 户需求趋势,而且能为顶层设计、统一策划出版内容和设置相关配套服务提供精确的数据;同时也能为用 户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增值服务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
第三,以内容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具有同类属性的用户群体的 多维度信息体验需求。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创作,而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互动与多感官的 信息需求服务。互联网思维下的数字化出版,应建立起围绕满足用户多维度信息体验需求的内容加服务的 跨界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功能上可分为以出版核心竞争力为主的内容类产品和以媒体核心竞争力为主的服 务类产品。内容的结构形式不仅应涵盖传统出版内容,也应包括碎片化内容和微出版内容(如视频)等, 为多维化服务与营销提供主题一致的多元化信息,同时也有利于用户的二次创作与互动交流,提高与用户 的粘合度。服务类产品既要满足用户延伸需求的空间,也要多元化提升品牌价值;服务本身就是营销,服 务类产品肩负着出版建构自有渠道和用户价值深度开发的重任。
第四,动态及时出版。数字化出版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表现为多种介质形式,但在出版内容的生产与营销中 却呈现出动态及时性。选题与策划、内容的测试与调整、微出版品的深入互动、传统出版物的制作与发行 都是在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全程动态化、内容生产与调试的全程动态化、互动与营销的全程动态化的基础上 完成的;而内容的多介质出版策略也是在有效获得用户需求与预期的数据基础上有策略地及时出版的过 程,而非固化单向的同时出版。
数字化出版仍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互联网思维日益深入影响传统出版业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具竞 争力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来完成出版业的自我颠覆与变革,适应时代需求,才能提升出版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