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
为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某市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市政府邀请专家给出了几项方案:
第一,加强和扶持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为“三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是基层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要建设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锻炼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加大对低收入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的扶持力度,通过配备村文化活动器材、安排基本文化活动经费等方式,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要求。
第二,积极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鼓励各类中介机构引进和组织各种适合农民和农民工观赏需求的大型晚会和娱乐演出项目,以重大文化活动为平台,积极创演、引进适合广大农民群众观赏需求的演艺和活动项目。
第三,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文艺会演。适当增加对到农村进行公益性演出的补贴,鼓励各类文艺单位、文艺团体组织创演面向农民和农民工的小成本演出剧目,努力降低演出票价,鼓励国有演出场所举办公益性、低票价、特价票的演出。
第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立足农村,注重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着力培养群文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
第五,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农村文化需求水平的关键。要科学制定农民素质教育培训计划,对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党员等进行分类教育培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村民道德教育,从农民文化需求观念上进行引导改进。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和竞赛活动,如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文明乡镇评比活动等,培育和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观念。
【问题】
问答题
1.除以上五项方案外,再补充一项方案。在所有方案中选出最重要的两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考生在审题时需要注意,问题一共有两项任务,一是要求考生补充一个方案,属于开放式问题;二是要求考生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两项并说明理由,属于多项选择式问题。给考生个人陈述的时间为3分钟,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因此考生要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阅读材料时,考生可以就材料主题进行分析,材料的主题是农村文化建设,题中给出的方案均是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目的的方案。结合这一主题,可以在阅读材料及准备提纲的阶段,就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许多农民的业余生活都是打牌、玩电脑游戏等;二是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如看书、看电影、观看演出等方面总体消费水平低。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一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村级文化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不健全;五是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文化的需求有限。
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以结合材料,补充自己的方案。如在上述方案中,方案一主要解决村级文化设施落后的问题,方案二、三是丰富文化市场方面的相应举措,方案四、五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举措,那么考生所补充的方案,只要能够跟材料中的方案有所区别即可。
例如从宏观的角度说,可以补充的方案是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针对村干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把免费开放内容、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群众评价等纳入考核标准,对工作做出评定并兑现奖惩;城乡文化联动,实现城乡文化资源联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说,补充材料中没有提到的具体举措,例如邀请大学教授等定期下乡开展文化讲座,为村民打开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开展文化大篷车下乡巡演等。
在考生补充完自己的方案后,可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选择的方案既可以是自己补充的,也可以是材料中现有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个人陈述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倾听其他人的方案,为之后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小组经过讨论,选择最终的两项方案,就选出的两项方案说明具体的落实措施。如果有1000万资金要进行分配,你会如何分配?说明理由。
要求:
(1)考生依次就问题一进行个人陈述,每人的时间是3分钟。
(2)小组就问题二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结论,选取一人向考官进行汇报。时间为50分钟。
【正确答案】这一问也需要考生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选出最重要的两项,二是根据选项对1000万资金进行分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考生切记把握时间,切勿沉溺讨论而使任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选择最重要的两项,可以根据影响村民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原因进行选择。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方案一和方案五,理由如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农民朋友对文化有所渴求,自身有需求,各类文化活动才能有市场。假如农民们素质得不到提升,仍旧只是喜欢打麻将、玩游戏,那么其他的文化活动再精彩,恐怕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两项最重要的方案之一。
此外,文化基础设施、重点设施不完善,仍旧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地区农民素质提升了,经济水平提高了,但苦于没有相应的设施,连阅读、看电影等基础的文化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请来了更多的表演队伍,即使培养了许多文化工作者,他们也没有合适的舞台发挥自己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才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开展其他的文化建设工作。因此,加强和扶持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也是较为重要的方案。
就1000万资金的分配,考生要结合该市的村镇数量、农民人数等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同时,考生在分配金额时还应考虑志愿者服务、民众捐赠等方面资金,对能够节省的资金进行节省,就这些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如加强和扶持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农村书屋的建设,一些书籍可以从民间募集,那么用于图书更新等方面的资金,就可以少分配一些。
下面节选《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供考生参考:
1.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补助标准每村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
2.农家书屋补助标准每村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书报更新、日常运行及举办读书活动等;
3.农村文艺演出活动补助标准每村每年2400元,主要用于行政村自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
4.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按每村每年12场、每场平均200元标准测算;
5.农村体育活动1200元,按每村每年6场、每场平均200元标准测算。
总之,对这1000万元资金的分配,要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去处,每一分钱都不会被浪费,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