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材料2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向前,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问答题   结合材料1分析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的深远意义。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阐释道路、理论和制度相互关系,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理论,同时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②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③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
   ④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问答题   结合材料2分析在新时期为什么党仍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向前推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向前推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