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工业发展规划项目主要目的是从战略高度评价该省工业发展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工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奠定科学基础,为工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环境决策依据。评价主要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以及减缓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整体性对策措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贯彻落实政府的发展战略,而当地工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多重机遇的叠加优势,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增强等优势,同时当地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主导地位不突出,工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煤电油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等劣势。
重点发展工业有林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机械、制糖、造纸、建材、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烟草等。
多选题 该工业发展规划应该考虑的评价原则有______。
  • A.可持续发展原则
  • B.客观公正原则
  • C.整体性原则
  • D.公众参与原则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针对该项目为工业发展规划,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的,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资源、生态、环境承载约束条件为评价依据,评价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 (2)早期介入原则 环评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以将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融入规划之中。 (3)客观公正原则 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估规划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及长期潜在影响,为规划调整和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整体性原则 评价应把与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问题。 (5)公众参与原则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吸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一致性原则 评价工作深度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7)可操作性原则 尽量选择理论基础完善、实用性强、可行性好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规划的环保目标、调整建议、减缓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多选题 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包括______。
  • A.环境影响识别
  • B.环境现状评价
  • C.规划实施污染源预测
  • D.环境容量分析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由于本规划涉及范围很广,且在规划阶段很多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宜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预测的方法来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1)环境影响识别 采用清单法、矩阵法、专家判别法等。 (2)规划实施污染源预测 主要采用系数外推法、类比分析法、资料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综合分析法等手段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污染源强。 (3)环境现状评价 主要采用资料分析、现状监测、现场勘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 (4)环境影响分析 采用模型法、趋势外推法、类比分析等方法。 (5)环境容量 采用模型法、资料调查等方法确定评价区域环境容量。 (6)公众参与 采用问卷法、访谈调查、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法。
多选题 土地利用上可以采取的原则有______。
  •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生态效益
  • B.对于没有过多经济利用价值的树木区域,可以改为鱼塘或者还田
  •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面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
  • D.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着力处理好耕地、林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多选题 能源利用上可以采取的原则有______。
  • A.优先发展水电,合理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他电源,优化电源结构
  • B.通过提高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生产量,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 C.加快建设工业型煤生产线,推广使用型煤
  • D.逐步减少城镇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在城区内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能源利用上可以采取的原则有: (1)优先发展水电,合理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他电源,优化电源结构; (2)通过提高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生产量,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3)提高煤的清洁利用比例,推广使用工业型煤和其他煤副产品燃料,形成以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4)加快建设工业型煤生产线,推广使用型煤; (5)逐步减少城镇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在城区内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问答题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对于工业发展规划来说,由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无节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对各类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
识别要素包括主体和受体,其中主体包括水污染因子、大气污染因子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子;受体则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识别的产业主要是规划中提到且污染较重的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铝业、锰业、林浆纸、高新技术产业等。此外,还要识别预测因子和环境风险要素,预测因子大多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因子或重要的环境要素,为了后面的规划环境影响预测服务。
评价的主要因子包括:
(1)水资源和水环境,化学需氧量、氨氮;
(2)大气环境,烟尘和SO2
(3)生态环境,森林、湿地、土地、水体。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 (2)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 (3)加强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4)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 (5)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
【正确答案】(1)林浆纸业 人工林营造会对土地利用、天然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壤与水土保持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造纸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2)矿山开采 矿山开采将会使局部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受损,促使原有自然景观格局逐步向以人类干扰为主的矿区景观格局方向演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人工复垦和生态恢复措施,水土流失将加剧,采空区最终演替为实质荒漠,这种影响将是不可逆的、长期的。 (3)石化产业 沿海石化产业的发展,会对沿海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影响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对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码头和海底管道工程施工对海域水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项目营运期废水排放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4)钢铁、冶金行业 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不易降解的重金属类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链富集,随食物链的延伸而增大,排入水域中的重金属被水生生物富集,影响水生生物,人若食用这些水产品,有毒物质可以在人体内进一步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