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入
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平方根”的概念,即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作a的平方根。
提问:结合“平方根”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作算数平方根呢?
学生思考后,教师讲授:形如的代数式叫作二次根式,其中,a叫作被开方数,
称为二次根号。当a≥0时,
教学环节
1.二次根式的初步运用
教师课件出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课件问题:a.若正方形的面积是S,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
b.已知长方体的长为3,宽和高相等,若长方体的体积为V,则长方体的宽为______。
订正答案:因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宽和高相等,所以长方体的宽用根式表示为
。
2.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
活动一:教师课件出示例1供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例1: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订正答案: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可以知道,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2≥0,所以可以求得x≥2。(教师板书)
提出问题1:使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呢?(预留时间供学生思考讨论)
订正答案:因为x2≥0恒成立,所以x取任意实数,都有意义;当x3≥0,即x≥0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提出问题2:你能分别比较a与0以及与0的大小吗?
教师引导1:是一个根式,你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得出什么?
教师引导2:对a有什么要求?
得出结论:当a≥0时,。
【设计意图】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进一步设问,使学生自主探究二次根式在何种情况下有意义,之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得出的结论,强化学生对二次根式本身为非负数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类讨论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活动二:教师课件出示例2,请学生板演①②,教师结合学生答案做适当评价。
例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讲授:2的平方等于4,所以就是22,就等于4,4的平方为42,
都为0。
教师小结:因此,由以上两组题我们可以知道,。(教师板书)
活动三: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例2中的③,并做如下引导。
教师引导1:用乘法表示是什么?
教师引导2:根号和根号相乘可以抵消,我们还知道负负得什么?所以结果是什么?
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运用几组根式的计算,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内容,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入新知,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两个练习题引入负数的情况,逐渐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一方面可以拓展延伸知识内容为新课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内容。
3.新课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新知内容,并做如下总结:
形如的代数式叫作二次根式,其中,a叫作被开方数,
称为二次根号;
当a≥0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