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铁矿生产企业,铁矿开采为井下开采作业。该企业进行生产前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过应急管理部门检查发现该企业具备如下条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具有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符合要求。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但应急管理部门认为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不足,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于是该企业向其他单位借用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
    该矿井巷采用两侧同时进行爆破相向前进方式,计划在两侧井巷相距8m时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只进行一侧工作面掘进。在两井巷相距11m时,右侧作业人员因生产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产生的能量巨大,造成右侧井巷产生的飞石砸中正在作业的李某、张某等,其中李某因未戴安全帽,头部受重伤。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立即启动救援预案。
    右侧作业队人员王某为查看爆破效果,被爆破产生的浓烟熏倒,被同队作业人员沈某发现后跑去抢救也被熏倒。李某、王某和沈某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均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这3名工人在此过程中均佩戴防毒面具。在进行事故调查时发现,死亡的3名工人虽然佩戴防毒面具,但所佩戴的防毒面具存在严重缺陷,并不能达到防护效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11.  请对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补充。
【正确答案】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生生产条件还包括:
   (1)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3)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4)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5)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6)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7)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问答题 12.  指出该企业借用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企业借用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做法不正确。理由: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使用的相关要求。《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为应急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为应急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煤矿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问答题 13.  工人进入井巷工作应佩戴哪些防护用具?
【正确答案】工人进入井巷工作应佩戴的防护用具包括呼吸器、护听器、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知识。《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规定,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应当根据不同粉尘种类、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毒物的种类及浓度配备相应的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0dB≤LEX,8H<85dB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当暴露于LEX,8H≥85dB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从事存在物体坠落、碎屑飞溅、转动机械和锋利器具等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可参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GB/T 30041)和《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GB/T 23468)等标准,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问答题 14.  简述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正确答案】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如下:
   (1)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2)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3)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好登记。
   (4)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5)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6)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及维护要求。《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用人单位应当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好登记。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用人单位应当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
问答题 15.  指出矿井采用两侧同时进行爆破相向前进贯通巷道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不妥之处:两工作面相距11m仍从两侧同时进行掘进。理由: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15m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待双方作业人员全部撒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起爆。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5问考查的是爆破相关技术要求。《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规定,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15m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待双方作业人员全部撒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起爆。天井掘进到上部贯通处附近时,不宜采取从上向下的坐炮贯通法;如果最后一炮在下面钻孔爆破不安全,需在上面坐炮处理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问答题 16.  为保证安全,工人在爆破后多长时间方可进入现场检查?
【正确答案】为保证安全,工人在爆破后15min方可进入现场检查。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6问考查的是爆破后进行检查的时间要求。《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规定,地下工程爆破后,经通风除尘排烟确认井下空气合格、等待时间超过15min后,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