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企业决定进入外国市场, 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 请简述常见的 6 种国外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主要包括: 出口、 交钥匙工程、 技术授权、 特许经营、 与东道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在东道国成立全资子公司等。 每一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
(1) 出口
即国内生产, 国外销售, 这是一种传统, 简单, 风险最低的进入方式。 许多制造企业最初都是以出口者的身份开始其全球扩张的, 在打开销售市场之后, 再调整为其他的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是以在国外设立出口机构或国际部的形式向外国的中间商出口商品, 或与国外的零售商合作, 甚至直接向用户推销, 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及时地适应国外市场的变化, 调整经营策略和经营方法。
(2) 交钥匙工程
交钥匙工程是指承包商同意把工程所有的细节都移交给外国客户, 其中包括对经营人员的培训。 交钥匙工程在化工、 医药、 炼油和金属加工行业十分普遍, 所有这些行业都需采用复杂、 昂贵的生产技术。
交钥匙工程能够从具有复杂流程的专有技术资产中获得巨大经济回报, 这个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政府的管制时尤为有用。 交钥匙工程的弊端在于: ①采用交钥匙工程的企业往往对外国缺乏长期的兴趣; ②与外国企业进行交钥匙工程项目可能会在无形中树立一个竞争对手; ③如果企业的生产技术是一种竞争优势来源, 则通过交钥匙工程出售技术就等于向潜在的或现实的竞争对手出售竞争优势。
(3) 技术授权
技术授权协议是指在协议中规定,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 许可方把无形资产授予另一个实体(接受方), 许可方从接受方处收取一定的许可使用费。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 发明、 配方、 程序、 设计、 版权和商标等。
采用技术授权方式, 企业不必承担开发一个外国市场所需的开发费用和风险。技术授权方式适用的情形包括:当企业不愿对一个不熟悉的或政局动荡的外国市场投入巨大的财务资源时; 当企业希望参与到一个外国市场中去, 但是由于投资壁垒而不能这么做时; 当一家企业拥有一些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无形资产, 而它自身又不想开发这些应用价值时。
技术授权方式的缺点在于: ①它不能使企业对制造、 营销以及实现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所必需的战略给予严密的控制; ②在全球市场竞争可能要求企业在国家间协调战略行动; ③把技术诀窍授权给外国公司时本国公司将面临风险。
(4) 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从根本上讲是技术授权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特许经营中, 特许方不但向被特许人出售无形资产(通常为商标), 而且坚持要求被特许人同意遵守严格的有关如何经营企业的规则。 特许方还将经常帮助被特许人经营业务以求得不断的发展。
特许经营的优势在于: ①企业可以免除许多自己开发外国市场所必须承担的成本和风险; ②激励被特许人尽快地建立起盈利性的经营活动; ③运用特许经营的战略, 服务企业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和风险很快地树立起全球形象。
特许经营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它可能会束缚企业从一个国家获取利润来支持在另一个国家的竞争性活动的能力; 同时, 企业难以对质量进行控制。
(5) 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共同出资而成立的企业。
优点: ①企业可以通过从当地合资者处获得有关东道国竞争状况、 文化、 语言、 政治体制和经营体制等知识而受益; ②如果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开发成本或风险很高, 企业可以与当地的合资伙伴分摊这些费用或风险; ③在许多国家,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合资企业往往是唯一可行的进入模式。
缺点: ①进行合资经营的企业将冒着把其技术控制权拱手让给合伙人的风险; ②当投资企业各自的目标与目的发生了变化或它们对应该实施的战略有不同的看法时, 这种共同拥有股权的安排往往会导致在控制权上的冲突和矛盾。
(6) 全资子公司
在一家全资子公司中, 企业拥有 100%的股权。 要在一个外国市场中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企业可以在那个国家建立新的经营活动——创办新企业; 也可以并购现有的企业, 利用这家企业推销其产品。
优点: ①当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技术能力基础上时, 全资子公司常常是最合适的进入模式, 因为它可以降低对这种能力失去控制的风险; ②全资子公司使企业得以对不同国家的经营进行严密的控制, 这是进行全球战略协调所必需的; ③如果企业想要实现区位和经验曲线经济, 就必须设立全资子公司。
缺点: 从资本投资的角度看, 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常是为外国市场提供服务的各种方法中成本最高的方法, 这样做的企业必须承担海外经营的全部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