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 13989-92);
(9)《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某市国土局提供的4个D级CPS点的平面坐标(80坐怀),四等水准高程(85国家高程基准);
(2)有关土地登记资料(征地批文、征地图、出让、转让、地籍调查表等);
(3)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4)110000士地利用规划图;
(5)城市分等定级图;
(6)正摄影像翻(DOM)。
5比例尺及分幅 (1)基本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cm矩形分幅;
(2)地籍图幅编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10千米数(小数后两位)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连接,图名采用图幅内较大的单位、住宅小区、村庄名称等。
1小题>基本地籍图包含哪些内容
2小题>宗地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小题>地籍测量包括哪哪些内容
4小题>在工作完成后,测绘单位应提交哪些成果2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宗地图主要内容。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比例尺,四至名称、邻宗地号以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本宗地内的合法建筑物、必要的构筑物以及其他地物等。
3小题>地籍测绘也称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依据权属调查成果,对每宗土地的界址点、界址线、位置、形状、面积等进行的现场测绘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5)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 的地籍测绘工作。
4小题>在工作完成后,测绘单位应提交的成果如下:
(1)技术设计书;
(2)基本地籍图;
(3)宗地图;
(4)界址点成果表(包括宗地面积计算书);
(5)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6)地籍平面控制成果(包括原始手簿、计算书、各级控制点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