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说明]
一个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有A、B、C、D、E、F共6个活动,目前是第12周末,活动的信息如下:
活动A:持续时间5周,预算30万元,没有前置活动,实际成本35.5万元,已完成100%;
活动B:持续时间5周,预算70万元,前置活动为A,实际成本83万元,已完成100%;
活动C:持续时间8周,预算60万元,前置活动为B,实际成本17.5万元,已完成20%;
活动D:持续时间7周,预算135万元,前置活动为A,实际成本159万元,已完成100%;
活动E:持续时间3周,预算30万元,前置活动为D,实际成本0万元,已完成0%;
活动F:持续时间7周,预算70万元,前置活动为C和E,实际成本0万元,已完成0%。
项目在开始时获得的投入资金为220万元,第10周获得投入资金75万元,第15周获得投入资金105万元,第20周获得投入资金35万元。
问答题
请计算当前的成本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以及进度绩效指数(SPI)和成本绩效指数(CPI),并分析项目的进展情况。
【正确答案】 依题意,由题干中该信息系统集成项目A、B、C、D、E、F 6个活动的名称、持续时间、前置活动等信息,可绘制出如图所示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单代号网络图。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别按照非典型偏差和典型偏差的计算方式,计算项目在第13周末的完工尚需成本(ETC)和完工估算成本(EAC)。
【正确答案】 项目按正常情况进展,不考虑资源平衡等其他因素,项目在第13周末的完工预算BAC=30+70+60×3/8+135+30×1/3=267.5万元。
按照非典型偏差的计算方式(即项目不再出现成本偏差,项目团队预期在以后将不会发生这种类似偏差),项目在第13周末的完工尚需成本ETC=BAC-EV=267.5-247=20.5万元,完工估算成本EAC=AC+ETC=295+20.5=315.5万元。
按照典型偏差的计算方式(即项目仍按目前状况继续发展,当前的偏差被看作是可代表未来偏差的典型偏差),项目在第13周末的完工尚需成本ETC=(BAC-EV)/CPI=(267.5-247)/83.73%≈24.48万元,完工估算成本EAC=AC+ETC=295+24.48=319.48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在不影响项目完工时间的前提下,同时考虑资金平衡的要求,在第13周开始应该如何调整项目进度计划?
【正确答案】 由于活动C处于关键路径中,是关键活动,而第12周末时活动C比其原进度计划拖延了5%,且已将项目当前所获得的投入资金295万元(即220+75=295万元)全部花销完毕,即项目第12周末的AC也为295万元;由图中各活动的总时差参数可知,在不影响项目完工时间的前提下,非关键活动E允许有3周的浮动时间;而项目原计划需在第15周才能获得投入资金105万元;因此建议项目经理在第13周开始时采取以下调整措施:①暂时不启动活动E的工作,等待至第15周才开工;②采取适度的加班或赶工、请有类似项目经验的人员做适当的培训以提高当前工作效率等措施,将活动C所拖延的进度补救回来;③积极向公司高层领导或项目关键干系人申请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以保证活动C在适当加快进度的状态下展开工作,最好能增加有类似项目工作经验且工作效率较高的人员来加快活动C的工作进度(或使用有类似项目工作经验且工作效率较高的人员替换部分工作效率低的人员,从而加快活动C的工作进度)。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