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古以来,老人们就是这么说的。然而,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诚如马克思所言:“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耕耘与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古以来,老人们就是这么说的。然而,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诚如马克思所言:“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若是有什么意外的惊喜,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就像我们本想喝杯牛奶,却牵回来一头奶牛。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情通常只有在童话王国里才有。什么会下金蛋的鸡,什么会长出银子的树……现实生活中从未有人遇到过。我们播下了一片希望,长出来的却是失望的苦果,这大概是人生最令人耿耿于怀的事了。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这在理论上是千真万确的。没有耕耘肯定不会有收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梦里想想可以,若是指望它生活则肯定不行。可即便有了耕耘,也未必会有所获。辛勤的劳作、无数的汗水,都付诸东流,你说怨不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凡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你耕耘的不是地方。非要在北方寒冷地区种植橡胶林不可,违反了自然规律,也就只能是徒劳无功。非要在山坡上开荒种粮不可,结果粮食没收到,还毁坏了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自然也是因果报应。其二,缺乏一种公平回报的机制。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着,为什么?你不善于总结自己的功绩,敏于行而讷于言,做得工作再多,也很少能引起上司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数字里面出政绩”。我们有一些人,工作没做多少,可他善于总结和拔高,于是总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说这很不公正,但它却是你我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是玫瑰总是要盛开的。这同样只是逻辑上的正确。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恐怕绝大多数金子因无人发现而深埋于地下,也有许多玫瑰淹没于荒草之中。曾经流行一种说法,叫做重要的不在于目的是否达到,而在于曾经为此而付出的努力。此话说得很潇洒,可细一琢磨,其实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无奈。人生百年,有谁不希望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并非全凭自身努力就能实现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少了哪一条恐怕都难以获得成功。也许正因为如此,人间才会有“命运”一类的说法。然而,命运毕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常也只是用来作为事后的注解而已。一个人一帆风顺,便是所谓的“好运”;一个人遇事不如意,便是所谓的“运气不佳”。这种东西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大可不必相信。不管何时何地,人的成功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毕竟在所有的成功要素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所以会出现光有耕耘不见收获,或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之类的情况,大凡是由于人类社会之复杂多变所致。人,从来就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隶属于他所处的环境、团体、阶层,而作为个体的人,其能力常常是非常有限的,离开了社会,便一事无成。
关于何为收获,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衡量尺度。用世俗的眼光来看,金钱、地位、名气,是一个人收获大小的唯一尺度。而这一切对于人生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人生之价值,尽管需要用金钱、地位、名气来点缀,然而,那些诸如内心的自由、生活的充实、人格尊严……无疑比金钱、地位、名气来得更为重要。所有附加在人身上的东西,都注定会在百年之后灰飞烟灭,惟能永存的,是他在有生之年为人类社会留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就是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有意义的东西,恐怕这才是人生最伟大的收获。我们常常为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与生活而苦恼,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是为个人而活着,还是为社会而活着。当你所从事的事业是有益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时,那么所谓金钱、地位、名气都可以视若粪土;而当你只是为自己而活着的时候,那么注定为了那些蝇头小利而成天不得安宁。进而言之,为社会所作出的一切耕耘,都会有丰硕的收获;而为个人挖空心思所做出的“耕耘”,则很可能是徒劳无益的。
人们常常谈论“境界”,在一些人那里总是把境界说得玄而又玄。其实,人生之境界十分简单,那就是为什么而去工作,为什么而去生活。境界的高低,与拥有的财富、地位、名气并无多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