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按照弗林(Michael
J.Flynn)提出的分类法,它属于{{U}} {{U}} 21 {{/U}}
{{/U}},其中,PUi(i=1,…,n)为处理单元,CU为控制部件,MMj(j=1,…,n)为存储部件。该计算机{{U}}
{{U}} 22 {{/U}} {{/U}}。
单选题
- 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
- B.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
- C.多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
- 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966年,M.J.Flynn根据指令流(Instruction Stream机器执行指令序列)、数据流(Data Stream指令流调用的数据序列)、多倍性(Multiplicity在系统结构的流程瓶颈上同时执行的指令或数据可能最大个数)将系统结构分成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计算机系统中开发并行性的方法有资源重复、时间重叠和资源共享3种基本途径。
题中的计算机有一个控制单元,所以是单指令流;多个处理和存储部件,是多数据流,因此,属于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
显然,该计算机将大量重复设置的处理单元按一定方式互连成阵列,在单一控制部件CU (Control Unit)控制下对各自所分配的不同数据并行执行同一指令规定的操作,是操作并行的SIMD计算机。因此,采用了资源重复的措施开发并行性。
单选题
- A.通过时间重叠实现并行性
- B.通过资源重复实现并行性
- C.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并行性
- D.通过精简指令系统实现并行性
单选题
某DHCP服务器设置的地址IP从192.36.96.101到192.36.96.150,此时该网段下某Windows工作站启动后,自动获得169.254.220.167这一IP地址,这是因为{{U}}
{{U}} {{/U}} {{/U}}。
- A.DHCP服务器提供保留的IP地址
- B.DHCP服务器不工作
- C.DHCP服务器设置租约时间太长
- D.网段内还有其他DHCP服务器,工作站接到其他DHCP服务器响应的地址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DHCP的基本知识。本题描述中所提到的IP地址169.254.220.167实际上是自动私有IP地址。当DHCP客户端无法与DHCP服务器通信时,在Windows 2000以前的系统中,如果计算机无法获取IP地址,则自动配置成“IP地址:0.0.0.0”、“子网掩码:0.0.0.0”的形式,导致其不能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而对于Windows 2000以后的操作系统则在无法获取IP地址时自动配置成“IP地址:169.254.X.X”、“子网掩码: 255.255.0.0”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所有获取不到IP地址的计算机之间能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