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财务报告目标从传统上来讲有两种观点:一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一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
(1)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的核心内容是:财务报告应当向投资者等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尤其是提供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财务报告除了需要揭示过去的经营业绩外,还需要提供有助于未来决策的相关信息。
其优点主要有:①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②在会计计量模式上采用多种计价方式并存,反映了配比原则;③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缺点主要有:①对“有用”的评价太主观,可操作性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要求。此外,从决策有用观的主要内容上来看,是各种观点的糅合,比较含糊而不明确,因此可操作性低。②“决策有用”与审计目标的不协调。从审计产生的背景看,审计的产生在于受托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如果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审计就可能达不到目的。
(2)财务报告受托责任观的核心内容是:财务报告目标应以恰当方式有效反映受托者受托管理委托人财产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扮演着桥梁作用,核心是揭示过去的财产经营业绩。
其优点主要有:企业采用受托责任观,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其缺点主要有:①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真实地反映过去,主要关注企业的历史信息,而对于未来事项很难得以反映,例如,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报酬。②在会计处理上,用现时收入与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进行配比,难以体现真实性的原则。③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忽略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④适用环境方面,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两权不分离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普遍存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委托方并不总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