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解析:1.计算建设期利息 1)年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m
m
—1 =(1+7.2%÷l2)
12
—1 =7.44% 2)建设期利息=0.5×3000×7.44%=111.6(万元) 2.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第1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经营成本×达产率 = 400×0.85 = 340(万元) 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1—残值率)÷折旧年限 =(5500+111.6)×(1—5%)÷10 = 533.10(万元) 利息支出的计算,建议各位考生在平时可借助于借款偿还表来计算,借款偿还表见表1.1.3

借款偿还表的计算规则如下: ①期末借款余额=建设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利息 ②运营期第一年的期初借款余额=建设期最后一年的期末借款余额,即②=① ③本期借款,如果本期有新借款就计算,没有就不计算 ④当期借款利息=(②+③)×运营期年实际利率 ⑤当期本利和=当期借款余额+本期借款+当期借款利息=②+③+④ ⑥偿还利息=当期借款利息,无论题目要求采用何种还款方式,偿还利息都按照当期借款利息的数值照抄即可,因为在借款偿还过程中,借款人在运营期都是先还利息,再还本金。 ⑦偿还本金,偿还本金依据还款付息方式的不同,有三种计算方式,请各位考生一定熟练掌握: a.当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时,表中的⑧(还本付息)值是相同的,那么,偿还本金=还本付息值一偿还利息 b.当采用等额本金,利息照付的方式还款时,偿还本金=(②+③)÷还款年限 c.当采用最大还款能力时,还款本金=(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一所得税)一偿还利息 ⑧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计算有两种情况: a.当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时,还本付息=(②+③)×(A/P,i,n)=(②+③) b.当采用其他还款方式时,还本付息=偿还本金+偿还利息 ⑨期末借款余额=当期本利和一还本付息=⑤一⑧ ⑩期初借款余额=⑨ 上述计算过程,周而复始,一直计算到借款偿还期结束。该考点是案例分析第1题的关键所在,因为运营期利息的计算涉及总成本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及利润分配、总投资收益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问题的计算,一定要熟练掌握借款偿还表的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原理,本题目运营期第1年的计算如下: ①期末借款余额:建设期借款本金+建设期利息= 3000+111.6=3111.6(万元) ②运营期第一年的期初借款余额=建设期最后一年的期末借款余额= 3111.6(万元) ③本期借款,如果本期有新借款就计算,没有就不计算,题目中没有新借款,因此,本期借款=0 ④当期借款利息=(②+③)×运营期年实际利率= 3111.6×7.44%=231.50(万元) ⑤当期本利和=当期借款余额+本期借款+当期借款利息 = 3111.6+231.50 = 3343.10(万元) ⑥偿还利息=当期借款利息= 231.50(万元) ⑦偿还本金,本题目要求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 偿还本金=(②+③)÷还款年限 = 3111.6÷5 = 622.32(万元) ⑧还本付息=偿还本金+偿还利息 = 622.32+231.50 = 853.82(万元) ⑨期末借款余额=当期本利和一还本付息 = 3343.10—853.82 = 2489.28(万元) 依据此原理,完整的借款偿还表计算结果见表1.1.4,建议考生们自行计算后进行核对。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 340+533.10+231.50 = 1104,6(万元) 3.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净利润 计算净利润需要借助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见表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