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B组任选一题,论述字数在600字左右
问答题
简论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以1919年在德国小镇魏玛成立的“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标志,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西方从包豪斯开始已发展了近100年,而在我国真正接近西方现代设计概念的历史,只有20年的时间。恰在包豪斯学校成立的那一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现代设计的观念才开始传入我国。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美术工艺”、“实用艺术”、“工业艺术”、“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的过程。在今天看来确是走了一个弯路才又回到了其原始的跑道,这种反复和历练与其悲观地叹息,不如认为它对于未来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有益的。 “设计”的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而发展到后来设计的含义变得更加宽泛了,还包含了艺术家头脑中创造性的思维。“艺术设计”是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并结合中国时下专业背景的实际情况之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反映我国学科专业的现状,能够一统过去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和当今信息媒体等多专业的归口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学科建设是发展的,“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一个有机体,也存在着同任何自然界有机体那样具有产生、成长、成熟和消亡的规律。 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之间,虽为一个有机体的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却烙上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学术痕迹,让我们来比较和梳理一下二者的关系: 先来看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传统工艺美术是通过手工技艺来完成的,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农业时代的特征。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民间工艺品,但大部分是为少数官僚士大夫阶层服务的产物,儒士的审美趣味道决定着传统工艺美术的方向和发展。而艺术设计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完成的,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它带有明显工业时代的特征,为大众服务,民主的意识较强。 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地位地下,是历年重视官本文化贬抑民本文化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决定了工艺匠人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工艺匠人的文化水平的局限,导致许多工艺技术的缓慢提高和发展,以及一些工艺技术的失传。而艺术设计的从业人员基本上受到了较好的专业教育,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大大提高,在设计定位上围绕市场,有系统的方法论做后盾,创作上保持一种自由自主的状态。 再来看二者折射出的美学思想:传统工艺美术相对于当代艺术设计在美学上,实质就是手工技术的装饰美与机械技术的功能美的比较。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个人的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以装饰为美。而机械技术的功能美是建立在流水线基础上的,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反映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功能美与技术美是当今艺术设计美学中的主要内容。如果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那么艺术设计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作为结合体。因此李砚祖先生将原来设计美学的功能之美与技术之美基础上又延伸出了科学之美,这也正反映了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学科是有机地向前发展的。 工艺美术是与传统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和价值模式契合的原生艺术,而艺术设计是与工业化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复合艺术。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设计比工艺美术更能体现当代文化和人性的多元化,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时代特征。 艺术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而设计思想就是指在人类创造性的造物过程中伴随和产生的形而上的精神载体的整合。对应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而言,这种设计思想就包含在我们过去常说的“道”的内涵中。应该说中国的古代设计与中国古代科技在研究对象上还有某些相交叉或关联,而过去,在工艺美术史论领域,却很少去关注古代科技器械的研究。而当今,正需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设计器械的深入研究,去得以充实和发展这部分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因此我们所说的研究古代设计思想,更偏重于古代科技相对的器械造物活动中的设计思想。 总之,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二者的关系同源而异流。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否定”,而传统道器思想的光辉也并不因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起而“消亡”,二者正在逐渐地趋于融合。认清楚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后,我们自然不会再把二者对立起来,而且有必要继续将半个世纪以来保持的我国优良的工艺传统发扬光大。
【答案解析】解析:此题答题思路可通过简单回顾中国工艺美术和西方近现代设计的演变历程,揭示了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的辩证关系;看清了传统工艺美术史论的局限后,目的在于进一步去挖掘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研究;但在弘扬古代设计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保护。
问答题
简论“图像学”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图像学”一词由希腊语图像演化成的图像志发展而来,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图像学最早由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E?马莱提出,而最有影响的研究者是E?帕诺夫斯基,他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图像学与图像志的不同之处,就是图像学发现和揭示作品在纯形式、形象、母题、情节之后的更本质的内容。它亦适用于建筑,对建筑的形式、结构、作用、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建筑图像学。这种研究更新了建筑史的观念。 现代图像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重要的三个方面是:①解释作品的本质内容,即帕诺夫斯基所说象征意义。②考察西方美术中的古典传统,古典母题在艺术发展中的延续和变化。③考察一个母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 “图像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学科,它起源于19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20世纪前半叶迅速发展为国际艺术史研究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学科之一,现在已衍生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当代数码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视觉艺术创作形态正发生着又一场巨大而广泛的变革,令图像艺术与现代图像学在当代的境遇异常勃兴,传统分科方式的视觉艺术形式已无法与之比拟。
【答案解析】解析:答好此题首先要求考生对“图像学”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第一要知道“图像学”的来源。然后,回答什么是“图像学”,它对当今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问答题
简论空间运用在舞蹈创作与表现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由此可以看出,舞蹈实际上是一门时空合一的艺术,时间和空间就是构成舞蹈的项目和元素。 说时间是因为舞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说空间,舞蹈本身有一定的空间。因为舞蹈需要人体。我们说音乐,可以通过音符,可以通过旋律表达人的理想,或者说情感,美术可以通过线,通过色彩。舞蹈是属于身体的,身体是属于生命的,我们人的生命和身体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舞蹈是完全属于生命的状态,没有了身体,也就没有生命,而没有了身体也就没有舞蹈。舞蹈是靠身体的,舞蹈同样是靠生命来延续下来的。舞蹈又称为流动的雕塑,顾名思义,有时间和空间来组成,因此空间在舞蹈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舞蹈的定义上也说,舞蹈的本质是身体的本质表达内在的情感,身体的语言如何发挥出来,如何在舞台展现出来,提到舞台,就不得不提到空间的概念。 首先,不同的舞种,空间占用也不一样。最早想一下西方的芭蕾舞,在舞台的空间中,芭蕾舞整体的感觉是向上的,空间是追求向上的空间,所以不管从动作发力,还是从演员占用空间的使用中,都是往上寻求,因此芭蕾舞更多的在于一个向上的趋势。再看现代舞,同是西方的舞蹈艺术,但是现代舞的空间和芭蕾舞有很大的区别,现代舞的发力点本身和芭蕾舞不一样,它的形式,它的诉求,都是低空寻求的,如果芭蕾舞往天堂寻求的话,现代舞是向人的本质,人性的本质的方面拷问,因此它的舞台寻求空间就是往下的。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对舞蹈空间的占据,已经是非常明晰的了。 我们中国的舞蹈,在没有引进芭蕾舞和现代舞这些西方的舞蹈之前,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舞蹈注定了我们中国的舞蹈是在一个平面上发展的,既没有下,也没有上,换句话说我们既不是找上帝,也不是找地狱,也是在人间。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入世的文化,在世上如何运用我们的道德体系和规范,追求和谐的境界。我们中国的舞蹈传统,传统文化也是在这样的人世间,在世上寻求这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舞台,就是在一个平面上寻求的,没有过上也没有过下。今天看得到的一些戏曲,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具有一定舞蹈的一些元素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在平面的空间进行的。 其次,从舞台来看,既然提到舞台了,本身有这样空间的存在,舞台分为好几面,有的舞台是单向面对空中的,有的舞台是两面的,有的舞台是三面的,都可以呈现,更多的有四面的,特别是在民间舞,包括古希腊的一些艺术形式的,都是一个环形的,360度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舞台空间,就注定了演员面向的并不仅仅是前面这一面的观众,而是周围四面的观众。所以从舞台本身来说,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面向前面的空间舞蹈的话,肯定不会照顾到其他的方面,比如说后面。因此从舞台的方面来说,空间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用舞蹈的空间来表现舞蹈,实际上归根到底,舞蹈空间就是为了表现和辅助,或者说促进,共同去表达舞蹈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容和情感,是为这个人物的关系和剧情整体发展需要而构成的。我们知道有了舞台的空间,就会有舞台的调度,有了调度才会有空间的展现,调度靠谁实现呢?往往独舞很难实现空间,独舞在于自身造成空间造型变化而阐述舞蹈的主题,通过群舞进行舞台的调度,或者说通过双人舞,三人舞,多人舞,进行舞台关系处理的话,舞台的空间就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群舞里,有很多舞台空间的调度来展现舞蹈的内容。比如竖线、横线,还有圆线。竖线给人一种往前推进的,一有向前进的力量,比如说红色娘子军这样的舞蹈,一些革命性的舞蹈,他们特别喜欢竖线的层深感,这种推进感给人力量的前进感觉。圆线,我们说圆线有圆弧线的组成,给人和谐、稳固,有热河性,延绵不断的感觉等等。 因此舞台的空间在舞蹈的创作和表现里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表演艺术家杨丽萍的孔雀舞踏为例,我们看到她的舞蹈的时候并没有流动性,也没有空间的调度,为什么她带给人的生命的感觉,这种生命的意向非常强烈呢?杨丽萍恰恰运用了舞台空间的作用,采更好的阐述生命的意义,因为杨丽萍对空间造型的展示,她向观众展示了非常灵动的孔雀形象。 如今舞台加入了许多多媒体的表示,有吊维亚,下面有流动的造型,或者说水,或者说喷泉的造型,这些是扩充了舞蹈的表现力,但是往往又限制了舞蹈的表现力,舞蹈的情感是属于空间的,但是舞蹈的想像又是超越空间的,舞蹈的情感加载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中起到的作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舞蹈也不完全局限在空间,舞蹈是靠想像而形成在我们的脑海中、精神中,流传在精神这个层次,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总是高于生活。舞蹈的空间在这样的时空合一的舞蹈艺术中起到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答案解析】解析:这道题在教材中没有具体现成的答案。空间这个概念,实际上一直贯穿在舞蹈整个体系中,包括舞蹈的本性,舞蹈的性质本体等,这就说明空间在舞蹈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问答题
简论类型电影的基本元素。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类型,指适应不同的心理需求而产生差异的创作模式、范畴和形式。片种的类型指故事片、纪录片、戏曲片、科教片和美术片(动画片)等相对类型的分类。内容的类型是注重内容表现性质和题材差异的类型划分,包括喜剧、悲剧、正剧及武侠功夫剧。 表现的类型指题材性质的类型范畴,如西部片、歌舞片、警匪片和科幻片等等。 类型电影的基本元素最主要的三点,包括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影像。当前中国电影的主题,一是产业化,二是类型化。具体举例说明部分,请参阅《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P195一P200。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论“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印象派”音乐是从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特别是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演变过来的,印象主义的绘画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当时法国著名的画家莫奈画了一幅《日出?印象》,印象主义画派放弃了绘画中宏大的戏剧性的主题,绘画的主角是光线,往往表现出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的特征,强调了光线和色彩,避免鲜明的轮廓。这是印象派音乐史是从绘画印象派演变过来的。但是又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印象派的这些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他们更多的是以当时的象征主义的诗歌相联系的。比如说《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兰等,他们借助于暗示、含蓄的词汇用来抒发个人内心的隐秘。似乎有些若明若暗语言的表达,使得作者自己去体会作品里面的意思。 “印象派”的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德彪西和拉威尔。讲到德彪西,他显然是反对德国的音乐传统,对法兰西的音乐也有抵制,他认为法兰西的音乐是清澈、雅致、简朴、自然的流露,目的是让人感到愉快。它们更能体现法国艺术强调感性,强调享乐的特征。 肖邦的乐曲和勒斯特的钢琴曲都对它们产生的影响。同时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的印尼甘美兰音乐,也对德彪西有过影响。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有《版画集》、两集《前奏曲》和两集《意象集》。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月光》《雨中花园》《水中倒影》等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三首交响素描《海》。这些作品的特点是没有戏剧或情节性,没有深刻的情感,取而代之的是情绪、气氛,就是对自然现象景物的感觉和印象,这是他的作品的风格。特别是器乐作品的风格。而歌剧作为声乐作品,更多的体现出来象征主义的特征,其中代表性的歌剧就是《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所使用的音乐技法,可以说他创作出一种新的和声手法,不重视功能性,重视和声的色彩效果,由于大量使用了全音阶、五声音阶,以及中古调式,所以调性往往是模糊的,管弦乐特别注重色彩效果,这是最重要的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另外一个人物也是法国人,拉威尔。同样也是追求感官的美,喜欢一些异国情调的音乐,所以有这样的共性,同样为印象派。但是拉威尔的创作风格和德彪西的创作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他们大部分音乐都有比较明亮的光彩,节奏比较尖锐、鲜明,旋律比较广阔。他比较尊重古典的形式,特别是他的配器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当代学习的一个典范。拉威尔主要的作品有《为一个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水之游戏》《镜》。管弦乐作品有《西班牙狂想曲》《鹅妈妈》,《波莱罗》等,其中《波莱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论电视的艺术元素。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声音和画面,是电影电视共有的艺术元素,视听融合的方式是电影电视共有的艺术手段,所以说电视艺术元素肯定是视觉和听觉的两种。声画的构成主要表现在:①声画统一。声画的统一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声音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色彩、环境特征、人物心理上与画面风格的基本统一。②声画并行。声画并行指声音和画面在两条线上并行发展,表现为即若即离,实质上是貌离神合。③声画对立。声画对立即声音与画面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之中,通过反衬来表现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其是三种声画关系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声画之间的关系可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形式类型上把声画关系分成“声画分立”和“声画同一”。二是内涵上把声画关系分为“声画合一”与“声画对立”。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论戏曲艺术的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戏曲的教育功能,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一方面教育功能包含了正面、主流的价值观念。另外,还有净化人类心灵的,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的功能。这是戏剧和戏曲共同的功能。我们知道戏曲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宣传正面、主流的价值观,同时在审美情趣上偏重于提升人的素质,净化人的心灵这样的作品。作为戏曲的教育功能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说很多的内容,特别是传统戏曲,有相当多的内容,讲述的是爱国主义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构成了戏曲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经常在舞台上上演的《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这样的作品,宣扬的是爱国主义,毫无疑问具有教育功能。 还有一部分内容宣扬的是忠孝节义的内容,甚至有一部分在封建主义宣传封建的道德观,当时来看是很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说《王宝钏》这样的一类作品,都是充分的表现了封建的道德观念,这样的戏在今天更多欣赏的是表演的价值,而不是它的这些内容了,但是不可否认,即使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戏曲作品,相当多的一部分内容,今天仍然还是非常接受的,而且今天作为我们主流价值的构建有积极的意义。 还有一些作品是宣传反对暴力,反对黑暗的。例如《窦娥冤》,这样的作品看了以后,觉得它有一种正气在里面,激励你奋发,这样的作品功能还是明显,仍然带有英雄主义的情怀。还有宣扬忠于爱情的,比如《西厢记》,还有一些作品直接告诉你,人要去做善事,像这样的作品,就算在今天,仍然觉得是具有主流价值的作品。还有不是直接的道德说教,但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讲述,希望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的。这样的一些作品,比如说有一些清官戏,比如包公,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渴望,这样的作品教育功能也是非常明显的。
【答案解析】解析:教材的戏剧篇里讲了戏剧具有四个基本功能,这用到戏曲里是同样适用的。虽然在戏曲篇里没有明确向大家指出来,实际上可以借助戏剧篇相关的内容理解戏曲的功能。
问答题
简论戏剧性。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什么是戏剧性。其实戏剧性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戏剧界长期以来在探索的问题。 教材里,概括地认为戏剧性就是各种诱导和促使观众产生种种情感反应和观剧效果的技巧和手段。人们经常说这个戏真有戏,或者说真没戏。人们评价有戏或者没戏的标准,某种意义上包含着是否有戏剧性包含在里面。戏剧性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戏剧性有特别吸引观众的,就是人们看一个戏能够吸引着看下去的,除了很多的因素,还有一个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就是这个戏,它有没有悬念,它有没有冲突,有了悬念,有了冲突,这个戏就能够让大家看下去,而且不断地在激发观众的兴趣点,我们都知道,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写了一个久演不衰的剧本《捕鼠器》,上座率一直非常好,这个戏具有这种悬念和冲突的效果。突然在这个地方。一个封闭的场所里发生了谋案,而且在场的人一个个死去,下一个被杀的人是谁,给观众很大的悬念,这个悬念使观众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戏,最后水落石出,最后这个凶手是谁也想不到的人。这个戏剧性是首先它有没有悬念,能不能吸引观众。 光有悬念还是不够的,除了悬念,有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是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很重要的原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构建和谐社会,在舞台上绝对不可以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如果舞台上表现的都是一团和气,这个戏是没有戏可言的,一定要存在激烈的冲突。比如像《雷雨》,由众多的激烈戏剧冲突组成的,没有这些戏剧冲突,也就不能吸引观众了。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设置戏剧情境,要设置产生充满冲突的戏剧情境,这样这个戏剧才能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下展开,比如说话剧《原野》,属于情境设置非常的好,使得这个戏剧冲突能够在一个情境中顺利的展开,他前面交代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杀人犯仇虎在监狱里逃出来,逃出来的唯一目的是找寻害他家破人亡的焦阎王复仇,但是令他绝望的是他逃出来后发现焦阎王已经死了,他到底还复仇不复仇?这是一个点,接下来他本能的要转移到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的身上,但是问题是他的儿子又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那他到底还报仇不报仇,他不是直接的和敌人进行面对面,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使故事顺理成章的展开。 还有一个情节的安排。怎么组织情节,情节越能够展现出具有紧张的戏剧性,可能这个戏就越能够吸引观众。我们看到情节的安排里,很多作品戏剧情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得这个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这里涉及到一个结构的问题,怎么安排的巧妙吸引观众。还有《玩偶之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采用倒叙式的方法使情节很好的展开。在大幕没有拉开之前,,这个故事已经展开了。就是八年前她冒名顶替借了一笔钱,造成了他和老公之间的危机,最终危机爆发,同时也让他认清了真实面目,最后离家出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