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个在中国的外国人经常觉得沮丧、有失落感,并且喜欢找自己的美国朋友玩,不喜欢与中国人接触,那么你判断这个人正处于文化休克的哪个阶段______。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文化休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Honeymoon Phase)、沮丧(或敌意)阶段(Anxietyor Rejection Phase)、恢复调整阶段(Regression and Adjustment Phase)和适应阶段(Acceptance and Adaptation Phase)。①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是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邦生活、工作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环境中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对看到的人、景色、食物一切都感到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②沮丧阶段:“蜜月”期过后,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与自己文化不一样,尤其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在国外生活的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的时间。(当然,有的人也不一定会经历沮丧或敌意阶段。)在这个阶段,处在异邦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文化的不同,加上人地两生,孤独少援和种种生活不便,原来认为是规范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异文化中频频碰壁,还有可能由于不了解本土文化和习惯被本地人嘲弄、伤害,很容易感到迷惑和挫折。人们在对付这种心理上的沮丧、失落感时,有以下种种表现:一种是敌意。在沮丧期的一些人常常看不起本地人,嘲笑所在的地区或国家。有的人还可能以损害个人和公有财产来发泄其敌意。另一种是回避。有些人可能回避与当地文化的接触,他们不仅不愿意讲不愿意学当地语言,而且也不愿意与当地人接触。他们喜欢在自己的“老乡”中消磨时间,甚至以酒解愁等等。在严重的情况下,有的人会由于心理压力太大而返回自己的家乡。③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以及食物、味道、声音等非言语语言,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理解到异文化中不仅有缺点,也有优点。他们于是与当地人的接触多了起来,与一些当地人建立了友谊。他们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④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外乡人”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能与当地人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