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面给定的材料,作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材料二 2011年5月8日,南京莫愁职业中专考点,参加大学生村官笔试的考生等待入场。来自全国570所高校的2万多名大学生,其中近半数是硕士研究生,在全国18个考区、723个考场同时参加2011年江苏大学生选聘村官的笔试。灵活多变、处处“农味”的考题,让今年村官的首轮角逐显得分外激烈。
材料三 张梁是去年某市选聘的村官,学的是生物技术,他认为当地气候和土质适合推广龙眼和荔枝的种植,原本想通,过村委来说服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但他刚一分到村里,就被借调去镇政府做计划生育工作。对于一名理科生来说,跟人打交道并不是张梁最擅长的。
“镇里只给了我一份名单,让我去给超生的村民做工作,我连他们住哪都不知道。他们只听有威望的村干部的话,让我做计生工作非常吃力。”
材料四 从入户登记到村民大会,从流动人口管理到村约制定,农村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随着几天来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普遍感受到“村官”们对现在的工作似乎有点“找不到感觉”。
“当初报‘村官’时,考虑最多的还是能否考上。对于专业,似乎没有更多的关注,现在看来所学专业的确是‘适销不对路’。”这是“村官”薛帅帅、丛静、陈欣欣上任几周最大的感受。报考之初,他们都认为到基层工作可以有一番作为,并觉得“村官”是一个非常好的就业机会,要尽力争取。可是现在看来,每天被动地接受临时指派,这让他们多少有点无所适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村官”大都毕业于行政管理、中文、工业设计等与农村、农民生活关系较为“疏远”的专业。每想到自己的专业,这些“村官”都很无奈。
材料五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两会栏目上网友“魔小鬼”提出大学生村官工作中遇到的不少难题。
他说,基层大学生的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村官工资落实起来相当困难,无法到位。另外,基层大学生的未来没有保障,选调生的编制在各县市区,工作在各乡办,于是各单位考核、推荐后备干部时,就以此为理由,不把选调生纳入范围。
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属于挂职性质,无法触及村里的实质性工作,一些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想法难以实现,更谈不上落实。现在,这部分人群虽然就业了,而且看上去岗位还不错,但长此下去,没人过问,心理上觉得失去了组织,成了没人管的孩子,也就成了社会的潜在失业人群。
“魔小鬼”建议,各级组织部门要多关心基层选调生,根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其工作岗位;各级财政、人事部门要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解决医保、养老保险等问题。此外,在村两委换届时,注意考虑大学生村官在村里的工作实绩,虽不能在“普选”中予以照顾,但至少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展示技能、公平竞争岗位的机会。
[问题]
问答题 大学生当村官是近几年就业形势下的新产物,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村官不易。仔细阅读给定材料,谈谈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好村官工作。 [要求] 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第一,为农民提供好的致富信息。致富是农民最为关心的事,大学生村官在养殖、种植的具体技术方面比不上农民,所能做的是尽可能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组织村民活动,既可丰富农民生活,又可加深感情,为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认真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村里工作的大部分事情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村民一点一滴的小事,这是村干部们为村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慎言慎行、入乡随俗。尊重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多与老百姓交朋友,学会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话办事。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盲目攀比,不搞面子工程。 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沟通与交流,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热情。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大学生当村官的意义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大学生当村官的意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主旨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
大学生当村官意义重大

针对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一事,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叫好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开辟了就业新渠道;也有质疑的,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埋没了大学生的所学;更有甚者,认为当今农村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项政策没有多大意义,等等。我认为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现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提高村干部的素质更是当务之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内不少地方已经涌现出一批比较先进的农村,在这些村子里农民生活水平比城里的还要高,各项事业发展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这些毕竟是星星之火,并未形成燎原之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之外,更需要当地农村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我发展,而这离不开高素质的村领导。选派大学生任村宫,正好可以适应这一需要。
其次,目前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拓宽就业渠道也是势在必行。随着高等教育连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相应地就业压力成倍增加。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岗位,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局面,但毕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为大学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并且还可以从此形成良好的导向,引导全社会开辟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渠道。
再次,大学生村官能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拔干部需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锻炼过的年轻干部,选派一批大学生到农村接受锻炼,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储备大量的人才。
最后,大学生当村官是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中国的农村社会很复杂,中国的农村现在也很落后,到既复杂又落后的农村当干部,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历练。当大学生村官们干出一番成就的时候,就会感知到村干部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娇生惯养,不能担当社会的主角。大学生村官下基层,正好弥补了他们长期徜徉于校园没有吃过苦的缺陷,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一面镜子。
在基层的农村将迎来更多大学生村官的同时,我们也必将迎来一个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