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用管理心理学中相关的领导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张峰在某大型家电产品公司工作,前几年因为工作突出被从基层职员提拔为西区的大区经理,他现在管理着10个人。张峰认为自己是“富有人情味的人”,但他的手下工作效率并不高。他手下的人一部分有能力而且积极地完成工作,一部分虽然能力差些但工作积极,还有些人有能力但工作不积极,另一些人则显得对工作漠不关心且难以完成工作。有两个典型:王强和吴力。王强已经工作四年,是个靠得住的人,平时关心顾客,工作有效率。张峰与王强处得很好,而且他相信王强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完成工作。吴力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在这个岗位上的时候还不到一年。在张峰看来,吴力在与同事的交往上花太多时间,天天吴力都是第一个下班的人,他几乎没有完成过规定标准的75%的工作量。

在一次沟通技巧培训课结束后,张峰决定对每个人要更加友善和坦诚,尤其是对吴力和其他表现差的人,他要更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感觉。因为从前他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要求他们取得更高的绩效并建立有纪律的工作习惯。他希望吴力(还有其他人)会逐渐成长并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两个星期后,张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心情沮丧。他在自己领导风格方面所做的改变显然是不成功的,不仅吴力的绩效没有提高,而且其他雇员(包括王强在内)的工作业绩与之前相比,都出现了下滑。假日购物黄金季正处于要害时期,老板正不断的向他施加压力,要求他马上进行改进。张峰想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正确答案】

本题中员工自身的素质是不同的,则针对不同的员工的领导可以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下面结合性情境领导理论对本题进行分析。

(1)情境理论把焦点放在被领导者身上。该理论认为领导风格的选择应视被领导者的成熟度而定。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成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成熟度:指一个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工作成熟度越高,执行任务的能力越强,越不需要他人指导。

②心理成熟度:指从事工作的意愿或动机。心理成熟度越高,自觉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力推动。

两种不同方面的成熟度的高低结合,形成四种类型的成熟度构型:

①M1:能力低,动机水平低。

②M2:能力不足,但有工作愿望。

③M3:虽有能力但缺乏兴趣。

④M4:既有能力又乐于工作。

(2)对于不同成熟构型的员工,应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呢?和其他理论一样,情境理论也采用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来确定领导风格。两个维度水平的高低配置构成四种领导方式:

①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

②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

③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不表现过多的工作指导行为,而是与员工共同决策,调剂沟通。

④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既少指导也少支持行为。

情境理论指出,对于不同成熟构型的员工,应采取不同形式的领导方式,以求得最佳绩效。随着被领导者成熟度的提高,领导者的工作行为与支持行为都相应减少,既不用过多指导,也不必太注重关系,因为这时员工可凭高能力自觉地工作。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参照对不同成熟度员工的领导风格取向。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