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某国经济在图1中点E
0
处达到均衡,请问: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对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有什么影响?
(2)如果此时名义工资具有向下刚性,(1)中的非均衡会作怎样的调整?当价格从P
0
上升到P
1
时,工人能够得到更高的名义工资吗?
(3)当价格与工资水平可完全伸缩,而政府又没有实施需求稳定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和重新恢复充分就业水平的均衡时,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有什么变化?
(4)什么样的需求稳定政策可以用来修正(1)中的非均衡?
(5)如果原材料单位实际成本的增加只是暂时的,又如何影响(1)中的非均衡?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总供给曲线将左移至AS
1
。产出水平沿着AD
0
曲线下降到Y
1
,价格水平从P
0
上升到P
1
。 (2)当名义工资保持W
0
的水平,又没有需求稳定政策的话,经济的产出将维持Y
1
的水平,它低于充分就业水平Y
f
。这时,一方面价格水平从P
0
上升到P
1
,实际工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和产出都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名义工资不会下降,工人也不能要求一个更高的工资水平。 (3)当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名义工资可伸缩时,产出和就业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就会使名义工资下降。名义工资下降减少了单位产出的成本,总供给曲线即从AS
1
右移至AS
0
。经济在Y
f
和P
0
水平重新达到均衡。 (4)如果政府增加其支出、减税或扩大名义货币供给,就可把总需求曲线向右移至AD
1
的位置。扩张性的需求政策虽可使产出恢复到Y
f
的充分就业水平,但会导致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即从P
0
上升到P
1
。 (5)如果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只是暂时的,那么AS
0
曲线左移至AS
1
后,将来一段时期后,随着原材料的下降,还会恢复到AS
0
的位置。实际产出的下降,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只是暂时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