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下列有助于实现相分离的措施,哪几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AB两项,在产酸相反应器中投加产甲烷细菌的选择性抑制剂(如氯仿和四氯化碳等)来抑制产甲烷细菌的生长;或者向产酸相反应器中供给一定量的氧气,调整反应器内的氧化还原电位,利用产甲烷细菌对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比较敏感的特点来抑制其在产酸相反应器中的生长。
C项,由于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在生长速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产酸细菌的生长速率很快,其世代时间较短,一般在10~30min的范围内;而产甲烷细菌的生长很缓慢,其世代时间相当长,一般在4~6d。因此,在产酸相反应器中控制其水力停留时间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可以使世代时间较长的产甲烷细菌被“冲出”,从而保证在产酸相反应器中选择性地培养出以产酸发酵细菌为主的菌群,而在后续的产甲烷相反应器中则控制相对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得产甲烷细菌在其中能存留下来。同时由于产甲烷相反应器的进水完全来自于产酸相反应器的含有很高比例有机酸的废水,保证了在产甲烷相反应器中产甲烷细菌的生长,最终实现相的分离。
D项,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现相分离的方法,是将动力学控制法与物理化学法中调控产酸相反应器H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将产酸相反应器的pH调控在偏酸性的范围内(5.0~6.0),同时又将其水力停留时间调控在相对较短的范围内(对于可溶性易降解的有机废水,一般仅为0.5~1.0)。这样一方面通过较低的pH对产甲烷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性,同时在该反应器内水力停留时间很短,相应的SRT也较短,使得世代时间较长的产甲烷细菌难以在其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