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能量的概念;知道动能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能够利用动能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动能的存在,在探究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学会从现象中发现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当中,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朗诵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解释诗文大意。教师提问:我们在瀑布下会感受到水巨大的冲击力,但是在淋浴时却不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为什么?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能量的概念
复习功的知识.向学生介绍能量的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对功与能关系的理解,进行类比:一个工人能搬一百块砖,就说他具有这种本领,并非是要搬砖。正在搬或已经搬了砖。同样,能量表示做功本领大小,可以用做多少功来衡量,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2.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师出示图片:流水发电,风可以推动风车,子弹可以击穿木块。
学生归纳共同特点:物体均在运动。教师讲解动能概念并提出问题:动能与什么有关?
【猜想】教师继续出示新闻报道,引导学生猜想:
①1990年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经过上海分局管辖的沪宁线103区段时,突然从列车左翼车窗飞出一只馒头,砸中铁路职工,当场将其击昏。(动能和速度)
②扬子晚报报道:南京郊区,一辆运载“生猪”的拖拉机,在横穿火车的轨道时突然抛锚熄火,正好北边驶来一辆列车,火车司机发现后紧急制动,到达拖拉机前面速度已经很慢,但是还是将车内的生猪撞死很多。(动能和质量)
【实验设计】猜想后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师生共同总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组间讨论如何直观体现物体动能大小,最后教师总结用转换法可以直观体现物体动能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