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制定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计划内容如下:
(1)向公司部分员工提供额外退休金(统筹外退休金或额外福利补贴),这些员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0万元退休金。
(2)员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其自计划开始日起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必须为公司服务到退休。
假定符合计划的员工为10人,上述员工均为企业管理人员,当前平均年龄为51岁,退休年龄为60岁,可以为公司服务10年。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计划寿命为10年。不考虑离职因素。折现时所采用的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因素。
(3)如果企业根据每期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提存资金,成立基金,并进行投资。假定该基金每年的投资报酬率为10%。
(4)假定第4年末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由于预期寿命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增加,形成精算损失10万元。
要求:
问答题 根据资料(1)、(2),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并将结果填列在下表中。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 (单位:万元)
退休后
第1年
退休后
第2年
退休后
第3年
退休后
第4年
退休后
第5年
退休后
第6年
退休后
第7年
退休后
第8年
退休后
第9年
退休后
第10年
①当年
支付
②折现率
③复利现
值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0.5645 0.5132 0.4665 0.4241 0.3855
④退休时
点现值
⑤退休时
点现值
合计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单位:万元)
退休后
第1年
退休后
第2年
退休后
第3年
退休后
第4年
退休后
第5年
退休后
第6年
退休后
第7年
退休后
第8年
退休后
第9年
退休后
第10年
①当年支付 10×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②折现率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③复利现值
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0.5645 0.5132 0.4665 0.4241 0.3855
④退休时点
现值=①
×③
100/(1
+10%) 1

100×0.9091
=90.91
100/(1
+110%) 2

100×0.8264
=82.64
100×0.7513
=75.13
100×0.6830
=68.30
100×0.6209
=62.09
100×0.5645
=56.45
100×0.5132
=51.32
100×0.4665
=46.65
100×0.4241
=42.41
100×
0.3855
=38.55
⑤退休时点
现值合计
614.45
问答题 根据资料(1)、(2)、(3),计算服务期间(第1年、第2年、笫3年)每期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并将计算结果填列在下表中,编制第1年、第2年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 (单位:万元)
服务年份 服务第1年 服务第2年 服务第3年
福利归属
-以前年度
-当年
-以前年度+当年
-期初义务
利息
当期服务成本
期末义务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单位:万元)
服务年份 服务第1年 服务第2年 服务第3年
福利归属
-以前年度 0 61.45 122.90
-当年 614.45/10=61.45 61.45 61.45
-以前年度+当年 61.45 122.90 183.35
期初义务 0 26.06 57.33
利息 0 26.06×10%=2.61 57.34×10%=5.73
当期服务成本 61.45/(1+10%) 9

61.45×0.4241=26.06
61.45/(1+10%) 8

61.45×0.4665=28.67
61.45/(1+10%) 7
61.45×0.5132=31.54
期末义务 26.06 26.06+2.61+28.67
=57.34
57.34+5.73+31.54
=94.61
服务第1年
借:管理费用 26.06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26.06
服务第2年
借:管理费用 28.67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28.67
借:财务费用 2.61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2.61
第3~10年,依次类推处理。
问答题 根据资料(4),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确认精算损失的分录为:
借: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重新计量(精算损失)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