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游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的问题。
请评析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______
A、
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
B、
该教学方式主要包含“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几个阶段
C、
该教学方式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
D、
该教学方式的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该案例涉及的是新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有关知识。探究性学习即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含“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几个阶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该案例中的教学方式符合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BCD。
提交答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