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析王弼“以无为本”命题的含义。
【正确答案】王弼哲学思想的根本观点是“以无为本”。这个思想是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他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在《老子》那里,“有生于无”基本上是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王弼强调“以无为本”,与宇宙万物生成论有很大不同,反映了玄学的理论特点。他说:“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表明王弼在有无关系上,除说明“无”为“有”之始外,重心已转向强调“有”对“无”的依赖关系,认为“无”是“有”的“本”、“体”。 王弼阐明的“母子”、“本末”、“体用”等关系,比宇宙生成论在理论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它由探讨现存万物如何生化,变为探讨存在的根据。他反复强调“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认为存在的万物虽然众多,但必有一个统一的所以如此存在的根据,即“宗”、“元”。他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王弼“以无为本”的理论,还强调“有”的作用。他说:“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他认为,作为万物之宗的“无”,不能独立自明,必须通过“有”,从天地万物的存在上去明了“无”是万物的“所由之宗”。也就是说,他强调万物存在的统一根据,又认为此根据表现在万物之中,只有通过万物才能把握它。这是一种体用不二的本体论观点。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