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城乡接合部一项下穿道路路基的箱涵工程,全长600m,截面尺寸为10.5m(宽)×5.5m(高),顶板厚450mm,侧墙厚350mm,底板厚400mm。箱涵顶进施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问答题     指出图中A、B的名称以及钢板桩最常用的板桩形式。
 
【正确答案】A的名称为后背;B的名称为千斤顸。 钢板桩最常用的板桩形式为拉森型。
【答案解析】[考点] 箱涵顶进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
问答题     指出事件一中“三通一平”的含义,以及降水后地下水位合理标高。
 
【正确答案】“三通一平”是指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 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500mm以下,因此,地下水位的合理标高=-2.5-5.5-0.5=-8.50(m)。
【答案解析】[考点] 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问答题     指出事件二中需要重点监测的部位。
 
【正确答案】事件二中需要重点监测的部位: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或剪力铰和顶板前、后悬臂板。
【答案解析】[考点] 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问答题     指出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规范要求,对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②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村庄的一侧。 ③确需进行夜间施工(22时~次日6时)应经有关单位批准,并告知附近居民后方可实施。 ④夜间运输车辆严禁鸣笛,装卸材料轻拿轻放。 ⑤对使用时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施工机具,应当采取消声、吸声、隔声等有效控制和降低噪声的措施;禁止在夜间进行打桩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使用空压机等噪声大的机具设备,如必须使用,需采用隔声棚降噪。
【答案解析】[考点] 环境保护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