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就官员开“微博”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随着网媒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成长,以及政府对于网络民意的日益重视,官员和政府部门开微博现象日益增多。确实,微博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渠道,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就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一些官员不仅成为网络红人,拥有众多粉丝;而且通过微博这种平等而且迅捷的传播方式,实现了政情更多、更快地发布和传达,畅通了官民之间的对话渠道,拉近了官民之间的距离,更塑造了政府官员的亲民形象,越来越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其次,微博作为一种沟通媒介,为社情民意提供了一个更加通畅、方便的反映渠道。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渠道,集合众多人的想法与表达,使群众产生共鸣,有利于大众舆论的集中表达,政府工作反映问题、献计献策,在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官员微博作为政府官员的个人微博,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存在顾及不暇、充斥官话套话、甚至热衷于用非常手段增加粉丝数以及网上作秀意图捞取知名度、缺乏信息公开的诚意等问题,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情况,如“空壳微博”“微博开房”等。可见官员微博与网友的期待仍存在相当距离,政府对于官员开微博应该给予一些积极的引导。
第一,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该进一步了解网络、学习网络、善用网络。也就是说,在微时代,只有学习,而不是逃避,才能真正适应形势。官员通过微博与群众交流应力戒空话套话,需要领导干部更新话语体系,学会与人民群众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沟通,应该从家长里短、人情事理入手,加强网络交流的效果。
第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开通微博,切忌作秀心理,破除迎合粉丝的心态。开微博不是取悦网友、取悦上级、跟随潮流,而是要踏踏实实构建交流平台,体察老百姓的疾苦冷暖。
第三,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发言必须谨慎、认真,发布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对一些新闻事件、工作安排,可以在自己权限范围之内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不能无端揣度,要避免发布与身份不合适的观点。
第四,网络上的信息繁杂,有很多尖锐的评论。官员开微博,对于网友的批评要有宽容的心态,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树立政府官员的良好形象,通过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赞许。
第五,“微博问政”应避免流于形式,及时答复和关注群众的问题,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问题,在“微博”上承诺百姓的事项,一定要抓紧落实,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就要关注微博、倾听微博,切实发挥微博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功效。我们应该看到,“微时代”如何提升“微素养”已成为现阶段政府部门和各级官员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