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进行艰辛探索,从容应对困难和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材料2:江泽民在广东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绝非偶然。在广东这片改革的热土上,江泽民倾注了很多心血。从1990年以来,他先后8次亲临广东考察,并5次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对广东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给广东以极大的鼓舞。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江泽民深思熟虑的结果。当其时也,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也使国际舞台上的经济、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的经济成分等许多方面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党中央一直都没有停止思考如何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等重大课题。
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
在政治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异常迅猛,深刻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并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从正反两方面可以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立足于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应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体现在:
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