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和某学校签订了三栋教学楼承建合同,均为5层框架结构。合同约定:①因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②施工单位每提前或延误奖励或罚款1万元/天;③施工中工程量变化10%以内的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④合同工期为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
    施工单位绘制了基础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共计26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认为该施工进度计划不满足总工期的要求,建议加快施工进度。
   
问答题 7.  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
【正确答案】(1)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妥当。
   因为该项目规模小、技术难度低、具有完整的施工图纸,且工期未超过1年,根据规定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2)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①变动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②固定单价合同;③变动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④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补偿合同)。
【答案解析】
问答题 8.  基础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列式计算总工期,比原计划缩短几天,绘制相应的流水施工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按编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
【正确答案】(1)可以组织成倍节拍流水。
   (2)根据题意:
   挖土、垫层、基础、回填土的流水节拍分别是4、2、4、2天。
   挖土与垫层之间平行搭接2天,垫层与基础工艺间歇2天,基础与回填土工艺间歇2天。
   流水步距=最大公约数(4,2,4,2)=2周。
   各施工过程对应的专业队数为:挖土,4÷2=2;垫层,2÷2=1;基础,4÷2=2;回填土,2÷2=1。
   所以,作业队数之和为2+1+2+1=6;
   所以,工期=(3+6-1)×2-2+2+2=18天。
   (3)原工期为26天,新的工期为18天,比原计划缩短8天。
   (4)横道图如下图所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9.  指出施工方工人宿舍的设置不妥指出,并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不妥之处一:施工方为150名工人准备9间宿舍。
   正确做法:每间宿舍的居住人员不能超过16人,所以150名工人至少准备10间宿舍。
   不妥之处二:室内净高2.4m。
   正确做法:宿舍室内净高不小于2.5m。
   不妥之处三:项目部将部分工人安排在该正在施工的项目一层。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且在建工程内严禁住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10.  补充工程资料种类;指出竣工验收备案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1)工程资料还有:监理资料、竣工图、工程竣工文件。
   (2)不妥之处一:竣工日期为2015年8月30日。
   正确做法: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提交竣工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所以,该项目的竣工日期为2015年8月15日。
   不妥之处二:2015年9月20日学校向工程所在地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d内依照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备案。
   不妥之处三:学校于2015年12月15日向当地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工程档案。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