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4.论述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正确答案】晏阳初是中国平民教育家。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大义》、《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的思想包括“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和化农民与农民化。
(1)三大方式。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①分基本教育与乡村改造教育两个阶段。文字教育是基本教育的基础,首先是扫盲工作。在实施学校教育上主要有三种联系一贯的实验,即初级平民学校(识字为主)、高级平民学校(以具体知识为主)和生计巡回学校的实验(以获得生产实际需要的训练为主)。
②社会教育。面向社会,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来进行,由一个社会组织——“平校同学会”负责出面推行。
③家庭式教育。将大多数家庭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实施四大教育。
(2)四大教育。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他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还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四大教育的内涵是:
①生计教育以治穷。
目标有:普及农业科学化;组织经济合作;运用本地资源和人力开发农村工副业。
②文艺教育以治愚。目标是抒发感情,激励精神,培养农民向上的自主性。
③卫生教育以治弱。在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县、区、村三级保健制。还建立了巡回医疗队,开展节制生育运动。
④公民教育以治私。目标在于用教育的力量培养农民的公共心、团结力和训练自治能力。
(3)化农民与农民化。这是晏阳初乡村建设的目标和途径。“我们欲‘化农民’,必须‘农民化’”。在他看来,做到农民化,就必须了解农民生活的一切,要努力“在农村做学徒,虚心给农民做学徒”。
(4)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评价。
①其理论具中国特色。
②虽不能切实改革农民的现状,但的确给农民以实惠和深刻的影响。
③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理论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把乡村教育视为与乡村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方面共同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种创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5)启示。需要考生发挥,主要是在今天的成人教育领域。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