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材料1
“阿拉伯之春”是在大中东地区(北非和西亚)众多阿拉伯国家和少数欧洲、美洲、亚洲国家,自2010年年底开始发生的一系列民主和经济等议题的社会运动,多采取公开示威游行和网络串连,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迄2011年暮秋尚未完全结束。全球迄今发生类似“阿拉伯之春”现象的国家,以地区分类如下:
在中东、北非、中非的阿拉伯世界,突尼斯、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巴林、利比亚、约旦和叙利亚在2010年和2011年之交,最早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甚至革命。毛里塔尼亚、沙特阿拉伯、阿曼、苏丹、摩洛哥、吉布提、索马里、科威特、黎巴嫩、西撒哈拉、卡塔尔和尼日利亚也出现网民组织小规模的示威事件。半年内受到该示威浪潮影响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加蓬、斯威士兰、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以色列、伊朗和乌干达等。
材料2
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表决后作了解释性发言。李保东说:“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我们呼吁叙利亚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和更多流血冲突。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落实有关改革承诺,也希望由叙利亚主导的、具有包容性的政治进程尽早启动,推动局势尽快走向缓和。”
请回答: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多种的因素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激烈动荡。这包含了国家以专政或以君主制的政府来统治人民、侵犯人权、贪污腐败、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贫困,以及人口结构因素。比如:领导人长期执政,高度集权,不思改革、不足够透明的政治与经济分配,青年拒绝接受国家现状等。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困难,导致物价上涨,也是导致阿拉伯世界革命的刺激因素。
问答题
材料2表明中国对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态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中方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现在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有关各方应以叙利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叙利亚人民的合理诉求和期待应得到尊重,中方呼吁叙有关各方参与到政治进程中。中国在处理叙利亚问题时秉持公正的立场,着眼于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和负责任的大国,坚持维护联合国宗旨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