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交通枢纽(如下图所示)地上2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20m,由铁路综合站房、高架候车大厅、地下换乘大厅、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地铁付费区五部分组成。铁路综合站房建筑面积96 48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 743m2,地下建筑面积32 745m2;高架候车大厅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换乘大厅建筑面积32 969m2;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面积90 273 m2;地下地铁付费区建筑面积5 791m2。本案例中,除高大空间防火分区划分、人员疏散设计难以按照现行规范执行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解决之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火灾危险源、降低高大空间起火可能性、提高烟控系统设计水平、设置大空间探测灭火设备等,将高大空间设计为低火灾风险的区域,从而解决防火分区面积扩大、人员疏散距离超长的问题。
问答题 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哪些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情况:
(1)建筑物内的可燃物。
(2)建筑的结构、布局。
(3)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
【答案解析】火灾场景须能描述火灾引燃、增长和受控火灾的特征以及烟气和火势蔓延的可能途径、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所有灭火设施的作用、每一个火灾场景的可能后果。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情况: (1)建筑物内的可燃物。(2)建筑的结构、布局。(3)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
问答题 确定火灾场景的方法有哪些?请至少列举4个。
【正确答案】确定火灾场景的方法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原因后果分析、事件树分析、可靠性分析。
【答案解析】确定火灾场景可采用下述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分析、如果一怎么办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工程核查表、危害指数、危害和操作性研究、初步危害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问答题 假设候车区内旅客携带的行李均为衣服,衣服质量为2×6.37kg,衣服的单位热值约为19MJ/kg,根据国家标准《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2007)规定,铁路客运站候车区的人员密度可按1.1 m2/人确定,请计算候车区的火灾荷载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由公式q=
【答案解析】可燃物的状况主要考虑可燃物的形状、分布、堆积密度、高度、含水率、可燃烧的类型或燃烧性能等。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密度用室内单位地板面积的燃烧热值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问答题 简述交通枢纽高大空间内的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商铺、餐厅、商务候车厅、小型零售柜台、咨询台等应采用何种防火分隔措施以防止火灾蔓延。
【正确答案】交通枢纽高大空间内各种用房的防火分隔措施如下:
(1)高大空间内的办公用房、设备用房、既有商业设施等应设置为防火单元,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屋顶与其他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2)商铺、餐厅、商务候车厅等应设置为防火舱,其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
(3)对于小型零售柜台、咨询台等,当其面积在6~20m2之内时,可设置为燃料岛,与周围可燃物之间应当保持不小于9m的防火安全间距。
【答案解析】性能化设计评估中,对高大空间中的高火灾荷载区域所采取的措施:(1)防火单元。对于公共空间内设置的高火灾荷载、人员流动小,无独立疏散条件的区域(如厨房、为旅客服务的办公室、设备用房、既有商业设施等)应采用防火单元的处理方式,即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屋顶与其他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2)防火舱。对于站房内设置的为旅客服务的无明火作业的餐饮、商业零售网点、商务候车等场所,可采用“防火舱”的处理方式,以确保将火灾影响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避免危及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运营安全的事件发生,以实现大空间开敞布局的需要。所谓“防火舱”是指由坚实的有足够耐火极限的不燃围护结构(要求围护结构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构成,覆盖在整个火灾载荷相对较高的区域之上。顶棚下要求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排烟装置。这样,既可快速抑制火灾,又可防止烟雾蔓延到大空间。防火舱可分为开放式防火舱和封闭式防火舱两种形式。(3)燃料岛。燃料岛是指在开放大空间内设置的没有顶棚的小型陈列和零售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被要求控制在6~20m2之内,火灾规模一般为3~5MW。燃料岛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安全间距,一般不小于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