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 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尽可能地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减弱市场效率, 就会产生逆向选择现象。
例如在二手车市场上, 假定有若干辆质量不同的二手车要卖。 旧车主知道自己要卖的车的质量, 质量好的索价高些, 质量差的索价低些。 但买主不知道每辆旧车的质量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买主只能按好的旧车和差的旧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购买。 这样, 由于买主无法掌握旧车的准确信息, 从而其出价并不区分旧车质量的好坏, 质量好的旧车会退出市场, 质量差的旧车留在市场上。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 质量差的旧车比例增加, 买主会进一步降低出价, 使质量稍好的旧车也退出市场, 如此循环下去, 旧车市场就会逐渐萎缩。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 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 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