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内容 |
事故报告 | 施工现场发生质量事故时,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向企业报告事故状况。报告内容为: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及工程的概况,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质量事故现场勘察笔录、证物照片、录像、证据资料、调查笔录等,质量事故的发展变化情况等 |
现场保护 | 质量问题出现后,要做好现场保护;如焊缝裂纹,不要急于返修,要等到处理结论批准后再处理。对于那些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甚至会发生人、财、物损伤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 |
事故调查 |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组建调查小组,参加人员应是与事故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等。调查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 |
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 质量事故调查与分析后,应整理撰写成“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重点介绍质量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质量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保护措施;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事故原因分析的初步判断;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
事故处理报告 | 事故处理后,应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复验记录,事故处理结论,事故处理附件(包括质量事故报告、调查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方案、质量事故处理实施记录、检测记录、验收资料等) |
项目 | 内容 |
影响因素 | 如排除决策者或业主的临时干预,则影响进度的因素分为施工项目内、外两大类 |
施工项目内部有土建工程工期延误、需用资金不能如期到位、施工方法失误造成返工、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处理问题不够及时、各专业分包单位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到场的工程设备和材料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现象严重等 | |
施工项目外部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工程设备和材料供应商违约不能如期供货、施工设计不能按计划提供或设计作重大修改、水电气等能源供给单位不能如期接通或供给数量不足导致原定试运转计划延期、意外事件的出现(主要指自然灾害造成对工程的侵害)、业主资金不足(不能如期拨付工程款)影响工程设备和材料的正常采购供应等 | |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影响进度的因素,其影响程度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施工作业进度计划三个层面计划的作用力和作用面是不同的 | |
分析与调整 | 排除宏观原因和不可抗力原因引起计划进度偏差的调整外,重点对供应商违约、资金不落实、计划编制失误、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图纸提供不及时等引起的进度偏差及时调整 |
偏差的分析与计划表达形式有关,用横道图表达的计划只要将计划线的长度与实际进度线长度对比就可一目了然地判定是否有偏差和偏差的数值;用网络图表达的计划可用S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和列表比较法等进行判定 | |
计划调整的方法有压缩或延长工作持续时间、增强或减弱资源供应强度、改变作业组织形式(指搭接作业、依次作业和平行作业等组织方法)、在不违反工艺规律的前提下改变衔接关系、修正施工方案等,采用加快或延缓的方法要依据偏差方向而定,正偏差即进度太快要延缓,负偏差即进度太慢要加快,以保持进度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