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整体思维、全局思维、辩证思维,儒家常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思想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辩证取舍,以及中和、求同存异等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整体观、系统观,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整体、讲究辩证的思维模式,展现了高度成熟的思想道德文化形态。
—摘自人民网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的时代意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的重要源泉。
——摘自光明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一和三,谈谈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①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我们始终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
②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推崇仁爱、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从仁爱精神出发,古人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
③注重人伦关系,重视道德义务。中华传统美德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④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⑤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换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通过切磋践履不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依据材料二,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锤炼个人品德。
①涵养高尚道德品格。新时代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②道德修养重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要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向道德模范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③积极引领社会风尚。新时代大学生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