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患有重大疾病或病情危重的孩子。由于孩子病情严重、紧急、变化快,所以家长无法陪同。医生每天一次与家长作简要的沟通,医生每次讲解病情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所作的说明相当简短。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天天等候着神情焦虑的家长,还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和医护人员发生争执,家长情绪激动,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家长互相之间交流着不满的情绪。重症监护室是医疗纠纷最多的场所之一。
[问题]

请你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个小组服务方案。
【正确答案】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患病孩子的病情特殊,家长无法陪护。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的病情,但医生每次讲解病情的时间相当简短。对于家长因不放心孩子或不理解医生所讲内容,而引起的情绪压力,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进而导致了家长对医生或医院的不满与不信任。家长之间属于同质群体,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但监护室外的家长,或许是因为心情沉重或个性原因,正向的经验交流互助并不多,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扩大的反作用。
①基于上述分析,这些家长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a.缺乏医学知识,不了解重症监护室的运作;
b.长期亲子分离,对孩子的病情一知半解,焦急、担忧的情绪需要宣泄;
c.医患沟通不良,导致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不满和不信任;
d.孩子疾病的变化、家庭经济压力使家长情绪失控。
②根据家长面临的问题,其可能存在的需求有:
a.获得相关医学知识的需求;
b.了解重症监护室信息的需求;
c.改善与医护人员关系的需求;
d.缓解家长压力,及时处理负面情绪的需求;
e.缓解经济压力的需求;
f.分享经历,获得关注与支持的需求。
(2)方案设计
针对本案例中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计划在医院内开展一个“重症患儿家长小组服务计划”的小组活动,使重症患儿家长结成互助小组,共同努力,应对困难。具体方案如下:
①小组名称
“重症患儿家长小组服务计划”。
②小组工作目的和具体实践目标
总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关注家长的需求,帮助其了解孩子的病情,缓解情绪压力,改善医患关系。
具体目标:帮助组员了解医疗相关知识,帮助组员认识、疏导情绪压力和非理性信念,改善病人家属和医生的沟通,配合院方打造监护室内外的良好环境。
③小组性质及特征
本小组属于治疗性、互惠性、教育性小组。
④拟定小组成员人数
本小组拟定成员为8~10人。
⑤小组成员招募方法
通过向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前的家长发放宣传品、与他们面谈等形式接触,发现有加入小组需求的服务对象。
⑥ 小组执行计划(见表14—2)。
表14—2
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准备阶段
家长需求评估;讨论、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访谈,病史查询;小组讨论
筹备阶段
完善小组计划,拟定招募宣传单、评估量表,联系准备活动场地,活动设施没备和材料准备 目标上与机构达成一致;完成开组前各项准备工作,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预案
开始前准备
招募组员,完善开组准备 招募以个别访谈为主,建立与组员的联系
小组活动期间
小组第一至第四次活动,每节小组工作的计划包括每节小组活动的日期、历时时间、地点、目标、内容和形式、工作者角色、人力和物质资源等 做好现场协调;突发事件处理;每节活动后及时评估
结束反思阶段
小组评估报告 反思活动过程
(3)方案执行
涉及整合医院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
①小组过程评估,由小组成员填写评估表,在小组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
②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由小组成员对小组进行效果评估;
③社会工作者的小组报告,督导指导意见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反思。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