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价格黏性指经济变动中名义价格调整缓慢的倾向。
(1)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之所以有黏性,原因主要有:
①市场不完全,存在垄断竞争。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价格黏性,但实体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只占有很小的部分,非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的主体,在这种市场上,企业可以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当变动其产品价格的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而导致了短期内价格无法立即作出调整,出现价格黏性。
②菜单成本。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这些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从而重新制作菜单,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这就使企业不会轻易变动其成本,造成价格黏性。
③协调失灵。当一个社会无法取得一个可行的、所有人都认可的结果时,社会就出现了协调失灵。因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价格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决策,还要看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的决策,因为他们的收益状况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在协调和谈判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延缓价格调整,同样也会造成价格黏性。
④有效劳动需求。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一定的需求水平和一定的工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下,一个经济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价格,就要相应地改变劳动的投入数量,因为有工会等劳工组织、劳动协议书的存在,企业不可能随时对劳动投入进行调整,工资也存在黏性,所以也会发生价格不能及时调整的后果,出现价格黏性。
(2)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长期,价格经过充分调整之后,经济会处于一个均衡状态,此时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处在均衡中,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价格的黏性,整体经济会偏离一般均衡,使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时的水平,总需求大于或者小于供给,国民收入出现短期波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