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110/10kV用户变电所,2路110kV电源架空进线,2台主变压器,110kV侧为内桥接线,正常时桥开关断开运行;企业10kV配电系统线路均采用长度约为5km的电缆;110kV侧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设备采用GIS。
单选题
下列接地方式适合作为企业10kV配电系统中性点的是哪项?______
- A.低电阻接地
- B.有效接地
- C.不接地
- D.经消弧线圈接地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估算公式(4-41)和表4-20,10kV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为Ic=1.16×0.1Ur1=1.16×(0.1×10×5)=5.8(A)。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3.1.2条,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10A时,应采用不接地系统。
所以答案选C。
单选题
如110kV架空进线直接与变电所110kV侧GIS进线导管相连,则下列关于进线段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做法哪项是正确的?______
- A.110kV架空进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小于1km
- B.110kV架空进线架设避雷线的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小于2km
- C.因GIS一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或主变压器至避雷器FMO1之间的电气距离已达50m,故在主变压器与GIS连接处还应加装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2
- D.在GIS导管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与GIS导管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7.4.1条。对A和B选项:连接GIS管道的架空线路进线保护段的长度应不小于2km;
对C选项:依据同上,如主变压器或110kV GIS一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至架空进线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超过130m,则可只装设FMO1;
对D选项:依据同上,在GIS导管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FMO1,其接地端与GIS导管金属外壳相连并接地。
所以答案选BD。
单选题
如主变压器采用全绝缘,且供电系统要求主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此时对主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采取的保护措施哪些是正确的?______
- A.在中性点装设保护间隙
- B.在中性点不装设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
- C.在中性点装设碳化硅普通阀式避雷器
- D.在中性点装设变压器中性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7.3.5条。因正常时110kV桥开关断开运行,故应按单进线单台变压器运行处理,也应在中性点全绝缘的变压器中性点装设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该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所以答案选AD。
单选题
如在110kV架空进线末端装设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额定电压一般应不低于下列哪项数值?______
- A.68.9kV
- B.70.6kV
- C.92.7kV
- D.100.8kV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5.3.3条a)款。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110kV有效接地系统应不低于0.8Um=0.8×126=100.8(kV)。
所以答案选D。
单选题
若GIS布置于变电所的屋顶,则防直击雷措施正确的是下列哪项?______
- A.在变电所的屋顶上装设避雷针
- B.在进线终端杆塔上装设避雷针
- C.装设独立避雷针
- D.仅外壳接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7.1.3条,露天布置的GIS的外壳不需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但应接地。
所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