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滞胀的形成机理。
滞胀是指经济中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滞胀是经济中长期通货膨胀发展的结果。
如图2—2—47所示,在短期,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
1移动到SAS
2,经济均衡从E
1点移动到E
2点,均衡价格由P
1上升至P
2,均衡的国民收入从Y
1下降至Y
2。此时物价高于原来的物价水平,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同时国民收入也小于初始时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国民收入水平,经济中也存在经济衰退、停滞的现象,即经济出现滞胀的现象。

(2)战时通货膨胀。
战争时期,因为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人们对食品、药品、水等物资的需求量增加,此时这些物资的价格也会上涨,因此,战时通货膨胀通常是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战争时期,物资的供不应求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升的现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通常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如图2—2—48所示,总供给曲线起初是水平的,此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的上涨,价格一直处于P
1的水平,当产量到达Y
1后,由于此时劳动力、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等不足引起了成本的提高,此时若继续增加总需求,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产量从Y
1上升到Y
3,价格从P
1上升至P
3,在总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
3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价格水平从P
1上涨到P
3的现象被称为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在总需求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之后,此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不会引起产出的增加,而只会提高价格水平。例如图2—2—48中的总需求曲线从AD
3移动到AD
4,产出水平一直保持Y
3不变,而价格水平从P
3上升至P
4,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