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上教师对学生说你真好,你真棒,对此你如何看?
学生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在课堂上,新老师小王的做法对于学生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过多的使用,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方面,这样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比认知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有许多人虽然智力方面谈不上“天才”,但由于动机强烈、执着、勤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促进其好学动机的形成,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诸多裨益。
但是,这种做法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膨胀,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一味的给与正面评价,会使得学生无法认清楚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做的不好。
因此,作为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还是要掌握好程度。
第一,以事实为基础。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从而给予适当的准确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要随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家访、个别谈心,通过听取科任老师、同班同学的反应等渠道,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个性特点,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第二,恰如其分。老师的评价内容应恰如其分,不夸大也不缩小,切忌以偏概全,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盘否定。在这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克服“定势效应”、“晕轮效应”等给学生评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有针对性。好的学期评语应具体指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突出的优点与长处在什么地方,主要的缺陷与不足又在什么地方,还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期望、建议与要求。那些笼统的、空泛的、一般化的评语,对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没有任何作用。
第四,因人而异。由于每个学生个性特点情况各异,因此,写评语也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做到因人而异。
总之,教师要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