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有什么异同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程序,它只需要在一个源文件中定义,就可以作用于所有的源文件,其他不包含全局变量定义的源文件需要用extern关键字再次声明这个全局变量。若某一个局部重新定义了这个变量,则全局变量作用域是除了这个局部外的整个程序,它的生命期与程序生命期一样长。
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与静态全局变量都在静态存储区分配空间,而局部变量在栈上分配空间。
静态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它的生命期与程序生命期相同。例如,某一个子程序(子函数)定义了一个静态变量,当程序退出该子程序时,这个量仍被保留,其他非静态变量的存储单元被释放。也就是说,非静态变量的生命期与子程序的生命期相同,进入子程序,分配单元,退出则取消。下次调用子程序时非静态变量消失,静态变量却保留上次调用的结果。
总的来说,它们的相同点是都保留在静态存储区,生命期与程序生命期相同。而不同点在于全局变量具有全局作用域,静态变量具有稳健作用域。
静态变量包含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具有局部作用域,只被初始化一次,自从第一次被初始化直到程序运行结束都一直存在。它和全局变量的区别在于全局变量对所有的函数都是可见的,而静态局部变量只对定义自己的函数体始终可见。静态全局变量也具有全局作用域,它与全局变量的区别在于如果程序包含多个文件的话,它作用于定义它的文件里,不能作用到其他文件里,即被static关键字修饰过的变量具有文件作用域,这样即使两个不同的源文件都定义了相同名字的静态全局变量,它们也是不同的变量。
把局部变量改变为静态变量后是改变了它的存储方式,即改变了它的生存期;把全局变量改变为静态变量后是改变了它的作用域,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以下程序示例是静态全局变量与静态局部变量的区别。
#include<stdio.h>
static int j;
int k=0;
int m;
void fun1()
{
static int i=0;
i++;
m=i;
}
void fun2()
{
j=0;∥如果没有此行的初始化,j的值最后也会变为10
j++;
}
int main()
{
for(k=0;k<10;k++)
{
fun1();
fun2();
}
printf("%d/n",m);
printf("%d/n",j);
return 0;
}
程序的输出结果:
10
1
上例中i为静态局部变量,只被初始化一次,而j虽然也是静态变量,但在本程序实例中,它也是全局变量,所以每次函数调用的时候都会被初始化。
程序示例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y(const int a)
{
static int count=a;
return count+a;
}
int main()
{
printf("%d/n%d/n",my(4),my(5));
return 0;
}
程序输出结果如下: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