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
[素材]
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
2
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024×10
5
m
3
/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的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后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B村庄,厂址与B村庄相距1.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
(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
2
排放限值为260mg/m
3
。)
[问题]
问答题
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垃圾临时贮存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硫化氢、氨、甲硫醇、臭气浓度。
(2)垃圾焚烧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二嗯英、重金属。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垃圾焚烧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
垃圾贮存主要废气污染物:硫化氢、氨、甲硫醇、臭气浓度。
焚烧主要废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氯、二噁英、重金属。
问答题
评价该厂SO
2
排放达标状况。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SO
2
排放质量浓度=2×500×10
9
/24×0.06%×0.8×2×0.2÷(1.024×10
5
)=78.1mg/m
3
,符合GB 18485—2001限值要求,排放达标。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4)评价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废气排放达标分析,需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1)排放浓度是否达标;(2)排放速率是否达标;(3)排气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问答题
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缺陷:循环冷却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改进:循环冷却水应重复使用,不外排。
(2)缺陷:设计出水水质为GB 8978—1996二级标准;改进:由于出水排入A河段为Ⅲ类水体,应该将设计出水水质提高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问答题
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焚烧炉渣,属于一般Ⅰ类工业固体废物,外运至砖厂制砖,方案合理。
(2)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固化后送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方案不合理。
(3)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置,方案不合理。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垃圾焚烧炉渣属于一般Ⅰ类工业固体废物;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
污泥因含水率高不适合焚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