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共鸣,“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网络热词。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3)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正确答案】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陆游也曾说过“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些都是对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深刻总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有些人民“公仆”,在节约与浪费问题上观念错位、是非不分,甚至带头讲排场、比阔气。这种错误倾向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环境,是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的。因此我们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对资源的珍惜和劳动的尊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粒米虽小,却来之不易。一粒米从播种到收获,不仅要消耗水、农药、化肥,而且要有劳动力的付出,有土地、水利、科技等诸多资源的投入。对一粒米的珍惜,其实质是对资源的珍惜和对劳动的尊重。
勤俭节约能培养和提升我们内在的精神。勤俭节约不同于吝啬抠门,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既是对有限资源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它能让人养成自我克制的习惯,控制自我放纵;也能让人变得精明谨慎起来,做到善于谋划,物尽其用;还能让人在面对各种欲望和需求时,不会轻易陷进去,使人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勤俭节约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用制度管住,从领导做起,引领社会风气。在体制中,上行下效是一种很重要的传达信息途径,上面做好表率,对下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德标准,真正做到不搞排场,不破标准。要加强制约监督机制,信息公开不够、缺少制度规范、处罚没有威慑等,都是浪费之风形成的原因,纪检、审计、财政要形成合力,打击过度消费的行为。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形成勤俭的生活观、合理的消费观、健康的饮食文化,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一定要像民族血脉一样,将勤俭节约的品行融进我们的灵魂,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