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   应设置排烟口的区域是_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及排烟管、排烟口、室内消火栓、喷淋头等消防系统布置。

1.考核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直接连接三种管道: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供水管、回水管分别接空调供水立管和空调回水立管,凝水管设置应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中以下条款:8.5.23冷凝水管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冷凝水排入污水系统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得与室内雨水系统直接连接。

2.考核防火阀设置

(1)通风防火阀。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如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大会议室、易燃物质试验室、储存量较大的可燃物品库房及贵重物品间等)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6)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2)排烟防火阀: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3.考核排风设置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中6.3.6条:

公共卫生间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公共浴室宜设气窗;无条件设气窗时,应设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应采取措施保证浴室、卫生间对更衣室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负压。

4.考核排烟设施及排烟口设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中庭。

(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本办公楼走廊不能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大于20m,应设置排烟口;会议室面积约为224m2,大于100m2,应设置排烟口,另外根据会议室实际外窗可开启面积为4m2,可开启面积不满足224×2%=4.48m2(需要自然排烟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其余两个办公室满足这一标准,因此走廊和会议室应设置排烟口,各设1个排烟口即可。

5.考核室内消火栓布置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高层建筑要求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对于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m。

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内进行扑救的重要设施,为了便于消防人员尽快使用消火栓扑救火灾并开辟通路,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应设消火栓,设1个即可,并应计入消火栓使用数量。

6.考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除有规定和不宜用水保护或灭火的场所外,下列高层民用建筑或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半地下室。

(2)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的公共活动用房、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可燃物品库房、自动扶梯底部。

(3)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本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部位包括: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前室、新风机房。

喷头间距题中如果没有要求时可参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布置,常规啧头间距不宜小于2.4m,中危险Ⅰ级(包括旅馆、办公楼等高层民用建筑,影剧院、中小商业等公建):按正方形布置的边长最大为3.6m,按照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布置的长边边长最大为4.0m,每个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为12.5m2,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1.8m。

7.本题中好多问题都划定具体范围,解题时应注意题干要求的范围,避免多答和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