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近年来人民面临升值的外部压力,国内学术界对此也有争论,试分析:
问答题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①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正面效应
a.有利于推动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一些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能因为人民币升值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推动一部分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成本升高以后,一些跨国公司不一定就会撤出中国。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转向内陆城市和地区发展。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近年来已经有了显著改善,完全可以承接这种产业转移。
c.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降低进口成本。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稀缺的进口技术、设备、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在钢铁、石油等价格上涨10%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可以抵消这个上涨。消费者的实际财富和购买力因进口品价格下降而扩大,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d.有利于加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走出去”,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这有利于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e.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压力。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②人民币升值对外经贸发展的负面效应
a.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品价格上升,因此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及相当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生产企业陷入困境。由于扩大出口是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因此,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出口下降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就业及经济增长,进而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b.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c.人民币升值以后会造成虚幻的财富感,使资产泡沫化。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人均GDP还很低,如果这时就大幅升值,有可能断送某些领域的工业化,造成大量资金不合理外流,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d.汇率波动幅度过大会造成不稳定的预期,影响投资者信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③不同行业、企业和地区出口所受影响不同
就具体行业而言,出口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纺织行业。其他附加值较低、利润较薄、仅仅依靠低成本与周边国家竞争的出口行业受影响也会相对大一些。
就各类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公司、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要大一些,而外资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以进口为主的外贸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等由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消化一部分升值因素,因此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如果企业自身品牌有一定的优势,且定价能力较强,本币升值后提高产品的外币标价,也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就不同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出口支柱的地区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会比较大,而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和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地区出口受影响一般会小一些。
问答题
人民币升值需考虑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国汇率水平的波动是由某些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人民币升值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经济和外国经济的综合影响,权衡利弊。
一国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主要包括:
①一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或购买力是汇率决定最基本的因素。
②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顺差时,该国货币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其汇率趋于下降。
③通货膨胀的差异。若国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外的,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反之,本币汇率则趋于上升。
④利率差异。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亦然。
⑤政府干预。政府的外汇干预措施不仅可以通过货币供求直接影响一国的汇率变动,还可通过左右公众的心理预期间接影响汇率水平的变动。
⑥经济增长率。虽然从短期看,一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恶化贸易收支,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率可以为一国货币的坚挺提供坚实的基础。
⑦心理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已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①从理论上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基础。有效汇率是指按照对外贸易国别权重加权平均计算的多边汇率指数。它常常被用来衡量各国货币的相对汇价水平,一般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长期汇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40%;这一趋势奠定了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基础。
②从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本因素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自1998年以来,这些基本因素并未改变。
a.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足。历史地看,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连续保持了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末的1398.9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不仅改善了我国国内外汇供给短缺的状况,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也为我国平衡短期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信心保证。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依然保持着较大规模的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b.利用外资和外债状况良好。近年来,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所形成的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外商投资者创造了大量商机;中国政府对于商业贸易持积极的态度,向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商业便利;中国政府奉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承诺,都为外商投资减少了风险。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已超过了313.55亿美元,这表明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的直接投资前景始终持乐观态度。从外债结构和规模来看,我国外债依然以长期性外债为主,规模控制在国际收支能够平衡的范围内。我国利用外资状况良好,体现了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以及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信心。
c.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坚持实行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同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稳步推进,整体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从而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d.我国的实际利率一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水平。根据利率平价,较高的利率水平会提高本币即期汇率,这也决定了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较高的水平。
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有:
①偿还外债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相对其他币种更加值钱,外债一般以外国货币作为计算单位(如美元),人民币升值可以使我国用更少的人民币偿还债务。
②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升值压力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带来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轻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的压力,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③海外投资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海外,这对我国投资一些战略性的领域(如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④人民币区域化方面,人民币最终要走向区域化和国际化,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加国外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人民币朝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方向迈进。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主要体现在:
①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在美元贬值期间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大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我国对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a.人民币升值将减弱我国引资力度,可能会减缓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b.在华外企的经营目前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外资利润汇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利润的外汇收益,可能加大资本外流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这都将影响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及利润再投资的规模与产业本地化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③不利于我国缓解通货紧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其购买力提高,从而加重通货紧缩。这会影响我国各项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用,可能会加大我国公司盈利难度,最终加重国有银行面临的问题。
④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产生一定冲击。
⑤将直接导致我国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若人民币升值,势必加重美元实际贬值幅度,进而导致我国外汇净资产的严重“缩水”。
人民币升值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美国和日本挑起,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国的出口和降低本国的失业率,但由于我国贸易结构的特点,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和日本国内经济没有很大的影响。相反,对东南亚国家则会带来不良影响。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亚洲和世界贸易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美元贬值期间,亚洲各国的货币保持了相对稳定。亚洲货币的稳定有利于亚洲地区出口型经济的稳定增长,若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打破亚洲货币的稳定,影响亚洲经济增长格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最终通过加工链条,影响加工贸易进口的增长,这也将不利于世界贸易经济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