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地基主要受力层为粉细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110kPa,压缩模量Es=5.6MPa。拟采用加填料的振冲法进行地基处理;振冲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pk=510kPa,桩体平均直径d=750mm,桩间距2m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土应力比n=2.5。
单选题 初步设计振冲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U}} {{/U}}。
  • A.161kPa
  • B.173kPa
  • C.156kPa
  • D.183kP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2.8条,初步设计时可以利用下述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m·fpk+(1-m)·fsk
根据已知条件有:
[*]
故,选A。
单选题 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进行变形验算时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以采用{{U}} {{/U}}。
  • A.7.2MPa
  • B.9.8MPa
  • C.5.9MPa
  • D.6.7MPa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2.9条,振冲处理的地基变形计算时,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以按下式进行计算:
Esp=[1+m·(n-1)]·Es
将已知条件代入:
Esp=[1+m·(n-1)]·Es
=[1+0.128×(2.5-1)]×5.6
=6.7MPa
故,选D。
单选题 如采用55kW振冲器布桩,合理的桩间距应该是{{U}} {{/U}}。
  • A.1.30~2.50m
  • B.1.4~2.50m
  • C.1.5~3.0m
  • D.2.0~3.0m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参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2.3条。
单选题 如果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180kPa,那么较合适的复合地基桩土面积置换率是{{U}} {{/U}}。
  • A.0.30
  • B.0.28
  • C.0.18
  • D.0.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给出的,初步设计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公式:
fspk=m·fpk+(1-m)·fsk
进行变换:
[*]
根据规范,这里取:fsk=fk
所以有:
[*]
故,选C。
{{B}}[14~17]{{/B}} 该题考核振冲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复合土层变形模量的计算以及振冲桩间距的确定。
单选题 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5层住宅楼,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0kPa,采用搅拌法地基处理,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10m,桩径0.5m,正方形布桩,桩距1.1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大小与{{U}} {{/U}}接近。(计算参数:桩周土平均侧阻力特征值qs=15kPa,桩端阻力承载力特征值qp=60kPa,桩端地基土折减系数α=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85,水泥土搅拌桩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平均值为fcu=1.2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
  • A.86kPa
  • B.101kPa
  • C.123kPa
  • D.153kP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桩径d=0.5m,桩距s=1.1m,面积置换率为:
[*]
由桩周土和桩端土抗力提供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
=1.57×15×10+0.5×60×0.196
=241.4kN
由桩身强度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RafcuAp=0.3×1200×0.196=70.6kN
两者取小值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58.4+42.8
=101.2kPa
所以,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