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内容 |
土质 | 土的类别和土质是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各类沙砾土、沙土、粉土和黏土均可利用水泥稳定,但稳定效果不同。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沙砾效果最好,不但强度高,而且水泥用量少;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对有机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及重黏土(难以粉碎和拌和),不宜用水泥来稳定 |
水泥成分和剂量 | 试验研究证明,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对其稳定效果有明显影响。对于同一种土,一般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好,而铝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差。当水泥硬化条件相似,矿物成分相同,随水泥分散度的增加,其活性程度和硬化能力也有所增大,从而使水泥土的强度提高。水泥土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过多的水泥用量虽能获得强度的增加,但经济上却不一定合理,效果上也不一定显著。试验和研究证明,水泥剂量以5%~10%较为合理 |
含水量 | 含水量对水泥稳定土强度影响最大,当含水量不足时,水泥不能在混合料中完全水化和水解,不能充分发挥水泥对土的稳定作用,影响强度的形成。同时,含水量小,达不到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也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压实。因此,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同时,也要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和水解作用的需要 |
施工工艺过程 | 水泥、土和水拌和得均匀,且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使之干密度最大,其强度和稳定性就高。水泥稳定土从开始加水拌和到完全压实的延迟时间要尽可能最短,一般不应超过3~4h。若时间过长,则水泥凝结,在碾压时,不但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而且也会破坏已硬化水泥的胶凝作用,反而使水泥稳定土强度下降 |